《长安道中怅然作三首》

时间: 2025-01-22 00:32:57

城阙今安在,关河昔所凭。

种祠秦故畦,抔土汉诸陵。

花树圆排荠,楼云淡引缯。

南山不改色,千古恨相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安道中怅然作三首 宋祁 〔宋代〕

城阙今安在,关河昔所凭。 种祠秦故畦,抔土汉诸陵。 花树圆排荠,楼云淡引缯。 南山不改色,千古恨相仍。

白话文翻译:

长安的城阙如今何在?昔日依凭的关河已成过去。 种植的祠堂在秦朝的旧田里,一抔土覆盖着汉朝的众多陵墓。 花树像圆形的荠菜一样排列,楼阁上的云彩淡淡地牵引着丝缯。 南山依旧不变其色,千古的遗憾依旧相续不断。

注释:

字词注释:

  • 城阙:指长安的城墙和宫阙。
  • 关河:指边关和河流,这里象征国家的边防。
  • 种祠:种植的祠堂,可能是指祭祀用的建筑。
  • 抔土:用手捧土,这里指覆盖陵墓的土。
  • 荠:一种野菜,这里比喻花树的排列。
  • 缯:古代的一种丝织品,这里比喻云彩。
  • 南山:指长安南面的终南山。

典故解析:

  • 秦故畦:指秦朝时期的田地,这里可能指秦朝的遗迹。
  • 汉诸陵:指汉朝皇帝的陵墓,如汉武帝的茂陵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他的诗风格清新,善于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途经长安时,感慨历史的变迁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在长安道中,目睹长安的变迁,感慨历史的沧桑和国家的兴衰,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怅惘。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古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城阙今安在,关河昔所凭”一句,直接抒发了对昔日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衰败的怅惘。“种祠秦故畦,抔土汉诸陵”则进一步通过具体的遗迹,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最后“南山不改色,千古恨相仍”以南山的永恒不变,对比人世的沧桑变化,抒发了诗人对千古遗憾的深沉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城阙今安在”,直接提问,表达了对长安昔日辉煌的怀念。
  • “关河昔所凭”,通过关河的意象,暗示了国家的边防和昔日的强盛。
  • “种祠秦故畦”,通过秦朝的遗迹,展现了历史的深远。
  • “抔土汉诸陵”,以汉朝的陵墓,表达了历史的厚重。
  • “花树圆排荠”,通过花树的排列,描绘了景物的美丽。
  • “楼云淡引缯”,以云彩的比喻,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 “南山不改色”,以南山的永恒,对比人世的变化。
  • “千古恨相仍”,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表达了千古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树圆排荠”和“楼云淡引缯”中的比喻,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 对比:如“南山不改色”与“千古恨相仍”的对比,突出了历史的沧桑。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古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以及对昔日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衰败的怅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城阙:象征昔日的辉煌。
  • 关河:象征国家的边防和昔日的强盛。
  • 种祠:象征历史的深远。
  • 抔土:象征历史的厚重。
  • 花树:象征景物的美丽。
  • 楼云:象征诗意的美感。
  • 南山:象征永恒不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城阙今安在”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A. 长安的辉煌 B. 长安的衰败 C. 长安的自然风光 D. 长安的历史遗迹

  2. “种祠秦故畦”中的“秦故畦”指的是什么? A. 秦朝的田地 B. 秦朝的城墙 C. 秦朝的宫殿 D. 秦朝的陵墓

  3. “南山不改色”中的“南山”指的是什么? A. 长安南面的山 B. 长安北面的山 C. 长安东面的山 D. 长安西面的山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长安的怀念和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对边关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切。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宋祁的《长安道中怅然作三首》:两者都表达了对长安的怀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而宋祁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宋祁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