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歌五首 其四》

时间: 2024-09-19 20:52:04

河北望河南,杨柳郁森森。

蕃汉虽二域,春风无两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折杨柳歌五首 其四
作者: 陈恭尹 〔明代〕
河北望河南,杨柳郁森森。蕃汉虽二域,春风无两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的景象:在河北遥望河南,看到杨柳郁郁葱葱。虽然蕃汉两地各自不同,但春风吹来,却没有两心的隔阂。

注释:

  • 河北:位于中国北方,与河南相对。
  • :远望,指的是从河北看向河南。
  • 杨柳:指春天的柳树,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蕃汉:指的是边疆的少数民族(蕃)和汉族,强调不同的地域和文化。
  • 无两心:意指无论身在何处,心中始终相连,感受到同样的春风。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恭尹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晚明时期,他的作品多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明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丽。诗人从河北遥望河南的景象,首先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杨柳的郁郁葱葱不仅体现了春天的生机,更寓意着生命的希望与多样性。接着,诗人提到“蕃汉虽二域”,指出虽然两地的民族文化各有差异,但在春风的吹拂下,人们的心灵却是相通的。诗中蕴含着对和谐共生的向往,体现了作者的宽广胸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人文情怀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眷恋。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河北望河南:描绘了诗人身处河北,目光投向河南,设置了诗的地理背景。
    • 杨柳郁森森:形象地表现出春天柳树的茂盛生长,生机勃勃。
    • 蕃汉虽二域:提及两地的分隔,突显地域的差异。
    • 春风无两心:表达了一种超越地域的情感共鸣,强调了人心的相通。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河北”“河南”、“蕃汉”“两域”形成了对仗,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 意象:杨柳作为春天的象征,既美丽又富有生机,传达了希望与温暖。
  •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自然的和谐美与人心的相通,反映了诗人对和谐共处的向往和思考。

意象分析:

  • 杨柳:象征春天的生机和希望,也可能代表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春风:象征温暖与生命的力量,传达出一种无界的情感联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河北”是指哪个方向?

    • A) 南方
    • B) 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2. “杨柳郁森森”中的“郁”字,最接近的意思是?

    • A) 枯萎
    • B) 茂盛
    • C) 荒凉
    • D) 平淡
  3. 诗人提到的“蕃汉”是指什么?

    • A) 汉族和少数民族
    • B) 只有汉族
    • C) 只有少数民族
    • D) 外国人

答案

  1. B) 北方
  2. B) 茂盛
  3. A) 汉族和少数民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赋得古原草送别》 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比较《折杨柳歌》与《春晓》,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春晓》更侧重于晨曦的宁静与清新,而《折杨柳歌》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情感共通,展现出更广阔的人文视角。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诗词鉴赏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