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折杨柳
江头杨柳春依依,
主人此时伤别离。
留连祖席日欲晚,
风弄绿影摇金卮。
手攀长条赠君归,
纷纷闲愁如絮飞。
人生聚散似鱼雁,
此柳春深有几枝。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的杨柳在春天摇曳生姿,
此时主人心中对离别感到伤感。
依依不舍地停留在宴席上,
微风拂动绿影,摇曳着金色的酒杯。
我手中攀着长长的柳条送你离去,
纷乱的闲愁如同飞扬的絮状物。
人生的聚散就像鱼和雁,
这春天的柳树深处又有几枝呢?
注释:
- 依依:形容柳枝柔软,随风摇动;也指对离别依依不舍的情感。
- 金卮:金制的酒杯,象征着宴会的奢华和欢愉。
- 攀:指用手抓住或握住。
- 纷纷:形容很多、杂乱的样子。
- 闲愁:无所事事、空闲时产生的忧愁。
- 鱼雁:鱼和雁常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聚散。
典故解析:
“聚散似鱼雁”这一句以鱼和雁作为比喻,体现了人生无常的哲理。鱼在水中游动,难以捉摸;雁则是迁徙的生物,聚集和分散的过程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离合。此句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孔平仲(生卒年不详),字仲文,宋代诗人,以词才和诗名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爱情、自然的感慨与思考,风格清新脱俗,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春天,正值送别朋友或亲人之际。诗人在宴席上感受到离别的伤感,因此通过描绘杨柳及酒杯,表达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惋惜。
诗歌鉴赏:
《折杨柳》是一首抒情诗,描绘了春天的江边柳树以及诗人对离别的感慨。诗的开头以“江头杨柳春依依”引入,柳树的柔美与春天的生机相映,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接着,诗人通过“主人此时伤别离”直接点出情感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不舍。
在“留连祖席日欲晚”中,诗人描绘了宴席的温馨与欢乐,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份欢乐夹杂着离别的苦涩。诗句“风弄绿影摇金卮”则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了春风的轻柔与酒杯的闪烁,形成了欢乐与忧伤的对比。此时,柳条已成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情感的寄托。
最后两句“人生聚散似鱼雁,此柳春深有几枝”将诗的主题升华,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诗人在此不仅表达了对离别的惋惜,更对人生中的聚散离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呈现出典雅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江头杨柳春依依”:描绘春天的景象,杨柳摇曳生姿,带出春的气息。
- “主人此时伤别离”:主人因离别而感到伤感,情感直接而强烈。
- “留连祖席日欲晚”:宴席即将结束,时间流逝,给人一种不舍感。
- “风弄绿影摇金卮”:春风轻拂,酒杯摇曳,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 “手攀长条赠君归”:用柳条相赠,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不舍。
- “纷纷闲愁如絮飞”:闲愁如飞絮般纷乱,表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 “人生聚散似鱼雁”:借鱼和雁的聚散比喻人生的无常。
- “此柳春深有几枝”:对柳树的感慨,寓意人生的变迁和珍惜当下。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聚散似鱼雁”形象地比喻人生的无常。
- 拟人:柳树“依依”生动地表现了情感。
- 对仗:如“留连祖席”和“手攀长条”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此诗中心思想在于对离别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意象分析:
- 杨柳:象征离别与思念,春天的柳树常被用来表达人情的柔软和细腻。
- 金卮:象征宴会的欢乐与奢华,映衬出离别的苦涩。
- 飞絮:代表纷乱的思绪与情感,显示出心中无尽的愁苦。
- 鱼雁:用以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聚散,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卮”指什么? A. 金制的酒杯
B. 金色的鱼
C. 金色的柳条
D. 金色的花瓣 -
诗中“人生聚散似鱼雁”的意思是什么? A. 鱼和雁会聚在一起
B. 人生的聚散就像鱼和雁一样无常
C. 鱼和雁总是分开
D. 鱼和雁是好朋友 -
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惆怅与不舍
C. 愤怒
D. 寂寞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送友人》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离别情感,但更侧重于对友人前途的祝愿。
- 《月夜忆舍弟》:在表达亲情与思念方面更为细腻,情感更加浓烈。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折杨柳》在抒发离愁别绪时,更加注重自然意象与人生哲理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与韵味。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这些书目将为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背景、风格及其艺术魅力提供更为详尽的资料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