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

时间: 2025-01-10 22:19:42

去年折杨柳,还与君同陌。

今年折杨柳,关山千里隔。

思君不可见,攀条长叹息。

遥遥玉笛吹,总是伤行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折杨柳》

去年折杨柳,还与君同陌。
今年折杨柳,关山千里隔。
思君不可见,攀条长叹息。
遥遥玉笛吹,总是伤行役。

白话文翻译:

去年我折了杨柳,和你一起漫步在小路上。
今年我又折了杨柳,却已是千山万水相隔。
思念你却无法见面,只能攀着柳条长叹息。
远处传来的玉笛声,听起来更是让我伤感离别的苦楚。

注释:

字词注释:

  • :折断、采摘。
  • 杨柳:指的是杨树和柳树,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 :这里指的是小路。
  • 关山:形容相隔遥远的山川。
  • 攀条:攀着柳枝。
  • 长叹息:长时间叹气,表示思念之苦。
  • 玉笛:古代乐器,象征着音乐和情感。

典故解析:

  • 杨柳依依:古代文学中常用杨柳来象征离别和思念,如《春江花月夜》中提到的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尔埴(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常常探讨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伤感,情感真挚,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折杨柳》创作于清代,诗人可能因离别而感慨,杨柳作为离别的象征,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诗歌鉴赏:

《折杨柳》是一首充满思念与离愁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杨柳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首联“去年折杨柳,还与君同陌”勾勒出与友人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仿佛一切都在昨日,充满了温馨的回忆。而接下来的“今年折杨柳,关山千里隔”则极富对比,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遥远让这种美好变得遥不可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思君不可见,攀条长叹息”中,诗人用“攀条”这一细腻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思念的情感,似乎在以柳条为寄托,传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最后一句“遥遥玉笛吹,总是伤行役”则通过音乐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伤感,玉笛的声声回响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苦楚,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时的孤独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画面感,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折杨柳,还与君同陌:回忆去年与友人一起折柳的情景,充满温情。
  2. 今年折杨柳,关山千里隔:今年折柳时却已无法相见,千山万水将彼此隔开,表现了时间与空间的无情。
  3. 思君不可见,攀条长叹息:思念之情无法传达,只能在柳条上叹息,表现出无奈和深情。
  4. 遥遥玉笛吹,总是伤行役:远处的玉笛声更加激发了对离别的伤感,音符中藏着无尽的哀愁。

修辞手法:

  • 比喻:杨柳象征离别,表现思念。
  • 对仗:首联与次联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对比效果。
  • 拟人:“攀条长叹”赋予柳条以人性,增强了情感的渲染。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无奈,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时间和空间对这种联系的影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离别、思念的情感。
  • 玉笛:象征音乐,暗示离别的伤感。
  • :象征曾经的亲密关系。

文化内涵: 杨柳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去年折杨柳”指的是哪一年?

    • A. 去年
    • B. 今年
    • C. 明年
  2. 诗人思念朋友的原因是什么?

    • A. 空间的遥远
    • B. 时间的流逝
    • C. 以上皆是
  3. “遥遥玉笛吹”中的“玉笛”象征什么?

    • A. 离别的伤感
    • B. 快乐的时光
    • C. 友情的见证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与思念的情感。
  • 《送别》王之涣:描绘离别的情感,意境相似。

诗词对比:

  • 曹尔埴《折杨柳》与李白《静夜思》都围绕思念与离别,但曹尔埴更侧重于人际关系的思念,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