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曲》

时间: 2025-01-10 21:53:28

杨柳何青青,春风拂长路。

朝送行人归,暮送行人去。

行人南北无已时,折尽可怜无一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杨柳何青青,春风拂长路。
朝送行人归,暮送行人去。
行人南北无已时,折尽可怜无一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杨柳生机勃勃,春风轻拂着长长的道路。早晨送走了归来的行人,傍晚又送走了离去的行人。行人南来北往,似乎没有尽头,结果把可怜的柳枝全都折尽了,连一根都没有了。

注释:

  • 杨柳:指的是柳树,春天时柳树发芽,颜色鲜绿。
  • 青青:形容颜色鲜绿,生机勃勃。
  • 春风拂长路:春风轻轻拂过漫长的道路,描绘出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 朝送行人归,暮送行人去:早晨送走归来的朋友,傍晚又送走离去的朋友,表达离别的情感。
  • 行人南北无已时:行人来来往往,似乎永无止息。
  • 折尽可怜无一枝:形容为了送别行人而折柳,最终连一根柳枝也没有留下,表现出对离别的惋惜。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典故,但“折柳”作为离别的象征在中国诗词中常见,折柳送别体现了古人对友人的深情与不舍。折柳的习俗源远流长,常被用来表达离别的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贝琼是明代的诗人,其生平较少记载,主要以其诗词而留名。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情的细腻描写。
  • 创作背景:在明代,诗人常常在春天的送别场合中创作诗歌,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这首诗正是对这种情感的生动体现。

诗歌鉴赏:

《折杨柳曲》通过描绘春日的杨柳,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诗的开头以“杨柳何青青”引入,生动的春景立刻吸引了读者的注意,柳树的青翠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随后,诗人用“春风拂长路”描绘出温暖的春风,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

而后两句“朝送行人归,暮送行人去”则直接切入主题,表现了离别的场景,反复的送别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离别的常态。接下来的“行人南北无已时”进一步强调了行人的频繁与离去的无奈,形成一种无法停歇的循环。最后一句“折尽可怜无一枝”,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柳枝在此成了离别心情的寄托,折尽柳枝更是增添了悲伤的气氛,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在简练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情的深切体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惋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杨柳何青青”:描绘春天的杨柳,生机盎然,象征着希望与生命。
    • “春风拂长路”:春风轻拂,营造出温暖的氛围,长路则隐喻人生的旅途。
    • “朝送行人归,暮送行人去”:日复一日的送别,表现出对离别的无奈与情感的积累。
    • “行人南北无已时”:行人来往不息,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友谊的短暂。
    • “折尽可怜无一枝”:为了送别而折柳,最终却没有留下,表现出对离别的深刻感受。
  • 修辞手法

    • 拟人:春风如同有情人一般,轻轻拂过道路,增添了春天的生动感。
    • 对仗:如“朝送行人归,暮送行人去”,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柳树象征着离别与思念,折柳即是别离的传统。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离别的感慨与不舍,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交织,传达出一种生命的无常与人际关系的脆弱,让读者感受到深切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 杨柳:象征春天的生机,亦是离别的寄托。
  • 春风:代表温暖与希望,也暗示时间的流逝。
  • 行人:象征人生的旅途与交往的无常。
  • 柳枝:离别时的情感寄托,折尽则是深深的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春天的描绘
    • B. 离别的感慨
    • C. 对友谊的赞美
  2. 诗中“折尽可怜无一枝”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惋惜
    • C.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行人”主要象征什么?

    • A. 旅行者
    • B. 生命的无常
    • C. 朋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维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描绘送别情景,但更侧重于朋友之间的情谊与希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通过草的枯荣来映射人生的变化与离别的无奈,呈现出更为深沉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