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折杨柳
文同〔宋代〕
垂杨百尺临池水,
风定烟浓盘不起。
欲折长条寄远行,
想到君边已憔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垂柳在池水边的情景,柳树高达百尺,轻柔的柳条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似乎在水面上荡漾着。诗人想要折下一根柳条寄给远方的友人,但想到友人因思念而憔悴,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惆怅。
注释:
字词注释:
- 垂杨:垂柳,指柳树的枝条低垂。
- 百尺:形容柳树的高度,夸张手法,表示柳树非常高。
- 临池水:指树木生长在池塘边,水面更显出柳树的美丽。
- 风定:风平浪静。
- 烟浓:指空气中弥漫着烟雾,形容环境的宁静和柔美。
- 盘不起:柳条柔软,无法在水面上形成波纹。
- 欲折长条:想要折下长长的柳条。
- 寄远行:寄给远方的朋友或知己。
- 想到君边已憔悴:想到朋友已经因思念而变得憔悴。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友情和思念的表达,象征着友情的长久与离别的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字廷炜,号叔华,宋代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等人齐名。其作品多以山水、咏物为主题,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文同的某次离别之际,表达了他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文同的《折杨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的形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柔美和宁静,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首句“垂杨百尺临池水”,通过夸张手法突出了柳树的高大,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接着“风定烟浓盘不起”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画面,柳条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轻轻垂挂,似乎在向水面轻声诉说着心事。
转折之处,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与关怀。“欲折长条寄远行”,愿意将心意通过柳条寄给远方的友人,这一动作蕴含了浓厚的情感。最后一句“想到君边已憔悴”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意识到即使是寄去的柳条也无法减轻朋友的思念之苦,表达出一种无奈和心痛。
整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哀伤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深刻地反映了友情的珍贵与人们在离别时的脆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垂杨百尺临池水:描绘柳树的高大与临水的优雅,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
- 风定烟浓盘不起: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突显柳条的柔美与水面的平静。
- 欲折长条寄远行:表达了诗人想要寄去思念的心情,象征着对友人的关心。
- 想到君边已憔悴: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担忧与心痛,情感深沉。
修辞手法:
- 夸张:如“垂杨百尺”,夸大了柳树的高度,突出了景物的美。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将柳条拟人化,表现出它们柔软的特性,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惆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人际关系的珍贵与脆弱,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垂杨:象征着柔情与思念。
- 池水:代表着宁静与深邃,反映内心的情感波动。
- 长条:象征着诗人寄托的思念与情感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折杨柳》的作者是?
- A. 苏轼
- B. 文同
- C. 李白
-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垂杨”指的是什么?
- A. 梅花
- B. 柳树
- C. 桃花
- D. 菊花
-
诗人想要折下柳条的原因是?
- A. 为了装饰
- B. 寄给远方的友人
- C. 自己欣赏
- D. 送给恋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斗星》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文同的《折杨柳》与李白的《夜泊牛斗星》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前者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后者则更注重于孤独与星空的对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