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得丧略相当,幽居气味长。
五穷虽偃蹇,二竖已奔忙。
出甑桃花软,倾瓢竹叶香。
语君真富贵,不是傲羲皇。
白话文翻译:
失去和得到大致相当,隐居生活的气息悠长。
虽然遭遇五穷的困境,但二竖(指小人)已经在忙碌奔波。
从锅中取出的桃花是软的,倾倒的瓢中竹叶散发着香气。
我告诉你,真正的富贵,并不是傲慢地居于天子之上。
注释:
- 得丧:失去和得到。
- 略相当:大致相当。
- 幽居:隐居的生活。
- 气味长:生活的情趣悠长。
- 五穷:指五种贫困的境遇。
- 二竖:指小人或小人之徒。
- 出甑:从锅中取出。
- 倾瓢:倾倒盛器,形容竹叶的香气。
- 羲皇:指古代帝王,象征权势。
典故解析:
“羲皇”是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象征权力和地位。诗中提及的“二竖”即小人,暗指那些在权力斗争中追逐名利的人。诗人通过对比隐居生活与权势地位,表达了对真正富贵的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和恢复国家,诗风豪放而又细腻,作品广泛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
创作背景:
《闲中乐事》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在隐居时期,经历了国家动荡与个人失意,以诗表达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权利的淡薄,反映出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闲中乐事》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感悟,认为隐居并非失落,而是另一种富贵。通过对“得丧”的思考,诗人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充实与宁静比外在的名利地位更为重要。
诗中提到的“桃花软”和“竹叶香”是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这种对自然的感受与对人世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独特的意境。
最后一句“真富贵,不是傲羲皇”,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富贵的理解:真正的富贵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热爱,而不是依附于权势和地位。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体现了陆游的高尚情操和深邃的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得丧略相当:失去与得到大致持平,反映人生的无常。
- 幽居气味长:隐居的生活滋味悠长,强调了隐居生活的丰富性。
- 五穷虽偃蹇:即使遭遇困境,心态依然从容。
- 二竖已奔忙:小人们忙于追逐权力与利益,形成对比。
- 出甑桃花软:描写生活中的美好细节,体现自然之美。
- 倾瓢竹叶香:生活的香气,象征自然的芬芳与生活的乐趣。
- 语君真富贵:强调内心的富贵,反对外在权势的傲慢。
- 不是傲羲皇:直接表达对权势的否定,倡导内心的富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得丧略相当”与“幽居气味长”,形成音韵和谐,增强诗歌韵律感。
- 比喻:如“桃花软”、“竹叶香”比喻生活的美好,营造出宁静的气氛。
- 反语:通过“不是傲羲皇”表达对权力的鄙视。
主题思想:
《闲中乐事》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陆游对人生真正意义的思考,认为内心的富贵与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美好与柔和,代表自然的纯净。
- 竹叶:象征清雅与高洁,反映诗人的高尚情操。
- 幽居:象征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体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闲中乐事》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陆游
- D. 白居易
-
本诗中提到的“羲皇”指代的是?
- A. 一位历史人物
- B. 一种权力象征
- C. 诗人的朋友
- D. 自然元素
-
诗中“出甑桃花软”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生活的艰苦
- B. 生活的美好
- C. 忧伤的情感
- D.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前赤壁赋》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陆游的《闲中乐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体现隐居生活的美,但陆游更强调内心的富贵,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类的渺小。两首诗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哲学内涵。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