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 其二》

时间: 2025-01-27 03:15:27

何缘唤作荔枝奴,艳冶丰姿百果无。

琬液醇和羞沆瀣,金丸玓瓅赛玑珠。

好将姑射仙人产,供作瑶池王母需。

应共荔丹称伯仲,况兼益智策勋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缘唤作荔枝奴,艳冶丰姿百果无。
琬液醇和羞沆瀣,金丸玓瓅赛玑珠。
好将姑射仙人产,供作瑶池王母需。
应共荔丹称伯仲,况兼益智策勋殊。

白话文翻译:

为什么叫它“荔枝的奴隶”?它的艳丽和丰姿在百果中无与伦比。
它的果汁醇厚,令人羞愧于沆瀣(指蚝油),
金色的果实和圆润的果核,犹如美丽的珠宝。
这果实应该是姑射山仙人所产,专门供给瑶池中的王母所需。
它应该和荔枝相称,甚至在益智方面也有特别的杰出之处。

注释:

  • 何缘:为什么。
  • 唤作:叫作。
  • 荔枝奴:形容龙眼的美丽,但相较于荔枝低一等。
  • 艳冶:艳丽,妩媚。
  • 琬液:指果汁。
  • 沆瀣:指水中的腥味,形容琼浆的美妙。
  • 金丸:金色的果实。
  • 玓瓅:圆润的果核。
  • 姑射仙人:传说中的女仙。
  • 瑶池王母:王母娘娘,神话中的女神。
  • 荔丹:指荔枝。
  • 益智:指益智果,龙眼也有此功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象晋,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生活情趣,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龙眼 其二》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相结合,表现出对美食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龙眼 其二》通过对龙眼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丽与价值。开篇以“何缘唤作荔枝奴”引出龙眼与荔枝的比较,既表现了龙眼的美丽,又暗含了它的低调。诗中用“艳冶丰姿”来形容龙眼,显示出它在众多水果中的脱颖而出。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果汁的醇和和金色果实的华美,进一步加强了龙眼的美感。

之后,诗人提到“姑射仙人”和“瑶池王母”,将龙眼与神话联系在一起,赋予它更高的文化价值。这种联想不仅仅是对水果的赞美,更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最后一句提到龙眼与荔枝在益智方面的比较,显示出龙眼的独特价值与地位。

整首诗流畅自然,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既有对物质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缘唤作荔枝奴:提出疑问,为什么龙眼被称作荔枝的奴隶,暗示其地位低下。
  2. 艳冶丰姿百果无:强调龙眼的美丽和姿态,在所有水果中无与伦比。
  3. 琬液醇和羞沆瀣:描述龙眼果汁的美味,甚至羞愧于其他食物。
  4. 金丸玓瓅赛玑珠:用珠宝比喻龙眼的果实与果核,表现其珍贵。
  5. 好将姑射仙人产:将龙眼与神话中的仙人联系,增加其神秘感。
  6. 供作瑶池王母需:暗示龙眼的特殊地位,甚至被女神所需。
  7. 应共荔丹称伯仲:指出龙眼与荔枝地位相近,互为补充。
  8. 况兼益智策勋殊:强调龙眼在益智方面的特殊功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龙眼与珠宝相比,强调其美丽。
  • 对仗:如“艳冶丰姿”与“琬液醇和”,增强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夸大龙眼的美丽与价值,产生强烈的印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龙眼的美丽与价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与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对生活中小确幸的珍视和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眼:象征美丽与珍贵。
  • 荔枝:代表高贵与艳丽。
  • 姑射仙人:象征神秘与超凡脱俗。
  • 瑶池王母:象征至高无上的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龙眼被称作“荔枝奴”的原因是什么? A. 颜色暗淡
    B. 形态美丽
    C. 地位低下
    D. 味道清淡

  2. 诗中提到的“姑射仙人”与哪个水果有关? A. 葡萄
    B. 荔枝
    C. 龙眼
    D. 桃子

  3. 诗歌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D. 反问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荔枝》:李白诗作,描写荔枝的美与果香。
  • 《山中杂诗》:王维,描绘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

诗词对比:

  • 《荔枝》与《龙眼 其二》:两者均描写水果之美,但荔枝更强调高贵,而龙眼则表现出谦逊之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选》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