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百舌》

时间: 2025-01-27 04:01:05

春鸟虽儳言,春尽能齰舌,秋蚓与寒螿,亦各知时节。

微物顾能此,人乃独不然。

君看甘陵党,作孽非由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百舌
春鸟虽儳言,春尽能齰舌,
秋蚓与寒螿,亦各知时节。
微物顾能此,人乃独不然。
君看甘陵党,作孽非由天。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鸟儿虽然声音娇嫩,但春天结束时它们也能停止鸣叫;
秋天的蚯蚓和寒冷的昆虫,各自也都知道自己的季节。
连这些细小的生物都能如此,人类却偏偏做不到。
你看那甘陵的党徒,作恶的罪行并非出于天命。

注释:

  • 儳言:轻柔的声音,形容鸟儿的鸣叫。
  • 齰舌:停止鸣叫,舌头也就闭合。
  • 寒螿:寒冷的虫子,指冬天的昆虫。
  • 甘陵党:指的是历史上某些地方的非法团伙或政治集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生于绍兴,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以积极的爱国情怀和丰富的创作闻名于世。陆游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国家的忧虑。

创作背景: 《闻百舌》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和民族危机之际。诗人在诗中通过自然界的生物表现出对人类的反思,借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不满与忧虑,反映了他对时局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闻百舌》是一首通过自然现象反映社会人性的诗作。诗中以“春鸟”和“秋蚓”作为对比,表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类行为的矛盾。自然界中的生物能够遵循自身的生存规律,知道何时该鸣叫,何时应沉默,体现了自然的智慧与和谐。而人类却往往陷入迷茫与混乱,无法自律,自我放纵。诗的最后一句用“甘陵党”作为例子,暗指那些作恶的人,表明现世的不公与人性之恶并非来自命运的安排,而是出自人的自身选择。这一反差让整首诗充满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显示出陆游对社会的关切与对人类的警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鸟虽儳言”:春天的鸟儿发出轻柔的鸣叫。
  2. “春尽能齰舌”:春天结束时,它们也能停止鸣叫,适应环境。
  3. “秋蚓与寒螿”:秋天的蚯蚓和冬虫。
  4. “亦各知时节”:它们也知道何时该活跃,何时该隐匿。
  5. “微物顾能此”:连这些微小的生物都能做到。
  6. “人乃独不然”:人类却偏偏不能做到。
  7. “君看甘陵党”:你看看甘陵的那些恶党。
  8. “作孽非由天”:他们的罪恶不是出于命运的安排。

修辞手法

  • 对比:春鸟与人类的反差,强调自然的规律与人性的混乱。
  • 拟人:通过对鸟儿和虫子的描写,赋予它们以智慧。
  • 反讽:用“作孽非由天”来批判社会的不公。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界规律的赞美与对人类行为的批判。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人类应当自觉遵循道德与良知,反省自身的行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鸟: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季节的更替。
  • 秋蚓:象征自然的规律与生存智慧。
  • 甘陵党:象征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堕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鸟虽然能在春天鸣叫,但春天一结束,它们会——?”

    • A) 继续鸣叫
    • B) 停止鸣叫
    • C) 飞走
    • D) 躲藏
  2. “该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甘陵党’意指——?”

    • A) 自然界的生物
    • B) 作恶的人
    • C) 政治团体
    • D) 诗人的朋友
  3. “诗中提到的‘微物’指的是——?”

    • A) 大自然的力量
    • B) 细小的生物
    • C) 人类的情感
    • D) 天命

答案

  1. B) 停止鸣叫
  2. B) 作恶的人
  3. B) 细小的生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同样通过自然描写反映社会现象。
  • 《山中杂诗》(王维):表达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闻百舌》都通过自然现象表达诗人的情感,但前者更多的是赞美自然的恩赐,而后者则是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与批判。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歌研究》
  • 《古诗鉴赏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