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白马渡慨然有怀》

时间: 2025-01-27 03:30:39

我马顾影嘶,忽涉白马津。

虽非黄河上,抚事犹悲辛。

太行之下吹虏尘,燕南赵北空无人。

袁曹百战相持处,犬羊堂堂自来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马顾影嘶,忽涉白马津。
虽非黄河上,抚事犹悲辛。
太行之下吹虏尘,燕南赵北空无人。
袁曹百战相持处,犬羊堂堂自来去。

白话文翻译:

我骑着马,看到自己的影子发出嘶鸣,忽然来到白马渡口。
虽然这里并非黄河之滨,但回忆往事依然令人悲伤。
在太行山下,战乱的尘埃四处飞扬,燕南赵北一片荒凉,无人问津。
袁绍与曹操的百战之地,如今犬羊自得其乐,悠然自得。

注释:

  • 白马津:指渡口,古时常用白马渡作为地名。
  • 抚事:抚摸往事,指回忆往事。
  • 太行:太行山,位于中国北部,历史上多次成为战场。
  • 袁曹:指三国时期的袁绍和曹操,两者之间多次交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激昂,常以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著称。陆游一生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迁和战乱,他的诗作常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

《涉白马渡慨然有怀》写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动荡不安,外敌入侵,内忧外患。陆游以白马渡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借助个人经历抒发对国家未来的希冀和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白马渡为切入点,通过对马影的描绘,引发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通过马的嘶鸣和渡口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和苍凉的氛围,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悲伤与无奈。接下来的描写则将视角扩展到更广阔的历史背景,提到战乱中的太行山和无人问津的燕南赵北,彰显了时代的荒凉与动荡。

诗中“袁曹百战相持处”一句,点出了历史的纠葛与冲突,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他通过对战乱的描写,表现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历史的沉重感慨。最后一句“犬羊堂堂自来去”则以对比的手法,表现出战后余生的宁静与失落,令人感受到了历史的无情和个人的渺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意象丰富,体现了陆游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历史的深邃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马顾影嘶:我骑的马看到自己的影子发出嘶鸣,表现出孤独感。
  2. 忽涉白马津:突然来到白马渡口,暗示一段旅程的开始。
  3. 虽非黄河上:虽然这里不是黄河,暗示诗人对古地的追忆。
  4. 抚事犹悲辛:回忆往事依然令人感到悲伤和辛酸。
  5. 太行之下吹虏尘:在太行山下,战乱的尘埃四处飘扬,描绘了战乱的景象。
  6. 燕南赵北空无人:燕南赵北一片荒凉,表现出战后的凋敝。
  7. 袁曹百战相持处:袁绍与曹操的战场,历史的纠葛令人沉思。
  8. 犬羊堂堂自来去:犬羊在战后悠然自得,形成强烈的对比。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战乱与宁静的对比,反映现实与历史的差异。
  • 比喻:马的嘶鸣象征孤独与无奈,白马渡象征历史的沧桑。
  • 拟人:马的影子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情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陆游深厚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孤独与游荡,也代表了诗人的心境。
  • 白马渡:象征着历史的渡口,连接着过往与现实。
  • 太行山:象征着战争与动荡,厚重的历史感。
  • 犬羊:象征着战争后的平静与无奈,形成鲜明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马渡”指的是哪个地点? A. 黄河
    B. 长江
    C. 太行山
    D. 白马渡口

  2. 诗人对历史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充满希望
    C. 感到悲伤与忧虑
    D. 愉快

  3. “犬羊堂堂自来去”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A. 战争的惨烈
    B. 战后的宁静与无奈
    C. 人民的快乐
    D. 自然的和谐美

答案: 1.D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同样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杜甫在《春望》中通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陆游则通过白马渡的描绘,反映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的渴望。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