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攸镇》
时间: 2025-01-11 21:49: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非溪不润,溪非山不幽。
溪山相曳绕,相得转相求。
绿渚衔青壁,群峰下碧流。
恍疑太虚澹,时将物象收。
轻风来窈谷,兰芷在前洲。
跂远人何似,一苇自悠悠。
心微迎鸟语,意得比鱼游。
灭明村火见,孤缆向昏投。
所思不可遗,采芳为谁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山和溪水之间的关系,山水相辅相成,溪水不滋润山,山也无法显得幽静。溪流与山脉交相辉映,互相依赖。绿草如茵的沙洲与青翠的山壁相接,群峰下的碧水流淌着,恍惚之间仿佛置身于虚无的境地,时光似乎将万物的形象收拢。轻风吹拂着幽谷,兰花和芳草在前面的洲滩上生长。远方的人就像那一根轻舟,悠悠自得。内心微微迎接着鸟儿的鸣唱,心意得以自由游动,恍如鱼在水中畅游。小村的炊烟渐渐消散,孤舟在黄昏时分投向远方。所思之情难以遗忘,采撷芳草又为谁而留呢?
注释:
- 非:不是。
- 润:滋润。
- 幽:幽静、深远。
- 曳绕:相互牵引、环绕。
- 绿渚:绿色的沙洲。
- 青壁:青翠的山壁。
- 恍疑:恍惚之间疑似。
- 太虚:虚无缥缈的状态。
- 窈谷:幽静的山谷。
- 跂远:远望、眺望。
- 一苇:一根芦苇,象征轻松自在。
- 灭明:村子的炊烟消散。
- 孤缆:孤舟的缆绳。
- 采芳:采摘芳香的花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之奇,明代诗人,少有名气,以其描绘自然山水的诗作而闻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
《泊攸镇》创作于作者游历某地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作品蕴含了诗人对山水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开篇的“山非溪不润,溪非山不幽”揭示了山与溪水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表达了自然界中事物之间的互相依赖。诗中运用“绿渚衔青壁,群峰下碧流”的描写,展现了优雅的自然景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在意象的塑造上,诗人通过“轻风来窈谷,兰芷在前洲”描绘了山谷中轻柔的微风和兰花的芳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诗人以“一苇自悠悠”象征远行者的心态,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几句通过“灭明村火见,孤缆向昏投”展现了黄昏时分的宁静和孤独感,结合“所思不可遗,采芳为谁留”的发问,深化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沉思与感悟。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哲思,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非溪不润:山的滋润需要溪水。
- 溪非山不幽:溪水的幽静需要山的陪衬。
- 溪山相曳绕:溪流和山相互依偎环绕。
- 相得转相求:二者相得益彰,相互追求。
- 绿渚衔青壁:绿色的沙洲与青翠的山壁相连。
- 群峰下碧流:群山之下流淌着碧绿的溪水。
- 恍疑太虚澹:恍惚中似乎置身于虚无之境。
- 时将物象收:时光似乎将万物的形象收拢。
- 轻风来窈谷:轻柔的微风袭来,吹拂着幽谷。
- 兰芷在前洲:兰花和芳草在前面的小洲上生长。
- 跂远人何似:远方的人和我相比如何呢?
- 一苇自悠悠:一根芦苇轻轻漂浮,象征自在。
- 心微迎鸟语:内心微微迎接鸟儿的鸣叫。
- 意得比鱼游:心意如同鱼在水中自由游动。
- 灭明村火见:看见村庄的炊烟渐渐消散。
- 孤缆向昏投:孤舟在黄昏时分朝远方驶去。
- 所思不可遗:心中所思之情无法遗忘。
- 采芳为谁留:采摘芳草又为谁而留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远方的人比作一根芦苇,表现出自在与洒脱。
- 拟人:轻风、鸟语等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很多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描写和人生感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稳重与永恒。
- 溪:象征灵动与变化。
- 兰芷:代表高洁与芳香。
- 一苇:象征自由与洒脱。
- 黄昏:象征宁静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山非溪不润,溪非山不幽”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山和溪水相互依赖
- B. 山比溪更重要
- C. 溪水更美丽
- D. 山水无关
-
诗中“轻风来窈谷,兰芷在前洲”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风雨交加
- B. 幽静的山谷
- C. 嘈杂的城市
- D. 旱灾的土地
-
诗中“所思不可遗,采芳为谁留”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 A. 未来的生活
- B. 生命的意义
- C. 自然的美丽
- D. 友人的情谊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美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李白的《庐山谣》则通过豪放的语言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诗人的豪情,二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明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郭之奇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