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吴江泗洲寺值主僧不在留题》
时间: 2025-01-11 21:38: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吴江泗洲寺值主僧不在留题
作者: 陈颢 〔明代〕
客舟来泊古招提,
落日吴江望欲迷。
茅屋几家村远近,
野桥危木水东西。
茶烟暝护萝房榻,
花雨香沾石磴泥。
不遇高僧谁共语,
新诗谩向壁间题。
白话文翻译:
一只客船停泊在古老的招提寺旁,
夕阳西下,吴江的景色让人迷惘。
村庄稀疏,茅草屋在远近处点缀,
野桥用危险的木头搭建,水流东西。
茶烟在暮色中笼罩着藤萝的房间,
花瓣雨洒落,香气沾染了石阶和泥土。
没有遇到高僧,谁能与我畅谈?
只好在墙壁上随意书写我的新诗。
注释:
字词注释:
- 客舟:指客人所乘的船。
- 招提:古代寺庙的称谓,指的是招待来客的寺庙。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小屋,通常是农村的居所。
- 危木:形容搭建桥梁的木头不稳固。
- 茶烟:茶烟袅袅,形容茶的香气。
- 萝房榻:藤萝覆盖的室内房间。
- 花雨:春天花瓣纷飞,如雨般飘落。
典故解析:
- 招提寺:历史上古寺的聚集地,常是文人墨客游历的场所。
- 高僧:佛教高僧,象征智慧与交流的对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颢,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于史书,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次游历中,作者到达吴江的泗洲寺,因主僧不在,感受孤独与自然之美而作。诗中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高僧的渴望和对诗歌创作的思考。
诗歌鉴赏:
《宿吴江泗洲寺值主僧不在留题》是一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吴江的美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高僧的向往与孤独感。首句“客舟来泊古招提”,便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船只停靠的景象,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画面。接下来的“落日吴江望欲迷”则通过落日的描写,渲染出一种迷惘的情绪,仿佛夕阳的余晖让人沉醉而不知归路。
诗中“茅屋几家村远近,野桥危木水东西”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的生活场景,简单的茅屋和不稳的野桥,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在“茶烟暝护萝房榻”中,茶烟缭绕,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仿佛在静谧的环境中享受着生活的简单与快乐。
最后两句“不遇高僧谁共语,新诗谩向壁间题”,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僧的无奈与孤独感,诗人在此只能向墙壁自言自语,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这种孤独感与对智慧交流的渴望,使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思索。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诗人的思维深邃与情感细腻,是一篇值得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舟来泊古招提:描写客人乘船到达古老的招提寺。
- 落日吴江望欲迷:夕阳西下,眼前的吴江景色令人迷惘。
- 茅屋几家村远近:村庄中稀疏的茅草屋,远近相间。
- 野桥危木水东西:不稳固的木头搭成的野桥,河水东西流淌。
- 茶烟暝护萝房榻:茶香袅袅,笼罩着藤萝房间。
- 花雨香沾石磴泥:花瓣如雨,香气沾染了石阶和泥土。
- 不遇高僧谁共语:没有遇到高僧,谁能与我交流?
- 新诗谩向壁间题:只好随意在墙壁上写下新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雨”,将花瓣比作雨,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 拟人:茶烟、花雨等具有人的特征,使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水东西”与“村远近”,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高僧的向往、对交流的渴望,以及在孤独中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明代诗人对人文关怀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客舟:象征游历与漂泊。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茅屋:象征朴素的生活与乡村的宁静。
- 茶烟:象征生活的温馨与淡雅。
- 高僧:象征智慧与精神交流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个词表示“古寺”的意思? A. 茅屋
B. 招提
C. 升平
D. 夕阳 -
诗中提到的“花雨”表现了什么意象?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凋零
D. 夏天的繁盛 -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渴望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宿吴江泗洲寺值主僧不在留题》: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思乡的情感,前者通过夜景展现思乡之情,后者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对高僧的渴望与孤独感。两者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在意象和情感上有共通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