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黄吏部不值》

时间: 2025-04-27 20:04:57

一镜湖光半壁山,主人何往客来观。

闲蝶自专花富贵,幽禽如语竹平安。

烟云变化草木媚,日月往来天地宽。

何当共整登临屐,更上崔嵬绝顶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镜湖光半壁山,主人何往客来观。
闲蝶自专花富贵,幽禽如语竹平安。
烟云变化草木媚,日月往来天地宽。
何当共整登临屐,更上崔嵬绝顶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丽景致,表达了对友人黄吏部的思念。开头描绘了一幅湖面如镜的美景,半边山影映在水中,诗人渴望与友人共赏自然的美好。闲暇的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象征着富贵的乐趣;而安静的小鸟则在竹林间轻声细语,传达出平和的意境。烟云变幻,草木显得生机勃勃,日月交替,天地间显得更加宽广。最后,诗人希望有一天能与友人一起步履轻盈地登高远望,领略更壮丽的风光。

注释:

  • 镜湖:湖面如镜,形容湖水清澈。
  • 半壁山:山的倒影在湖面上形成半边山影。
  • 闲蝶:悠闲的蝴蝶,象征着自由与美好。
  • 幽禽:隐秘的小鸟,指的是在竹林中栖息的小鸟。
  • 崔嵬:高耸陡峭的样子,形容山峰的险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翔龙,宋代诗人,以豪放、清新见长,常抒发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感。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文化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汪翔龙拜访黄吏部时,但未能见到主人,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访黄吏部不值》是一首极具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的诗。诗中通过湖光山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篇即以“镜湖”引入,清新的意象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如梦如幻的自然境界。诗人以“主人何往”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注与思念,似乎在问:你何时归来,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景色?

接着,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时,采用了生动的比喻与拟人手法,使得蝴蝶与小鸟不仅是自然的生灵,更成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蝴蝶的“自专”与鸟儿的“如语”,不仅表现了自然的和谐,更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诗的尾声以“何当共整登临屐”展望未来,表达了与友人一同攀登绝顶、共赏美景的愿望,充满了对友谊与自然的热爱。整首诗在自然美与人情思之间游刃有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镜湖光半壁山”:湖面如镜,山影倒映其上,描绘出宁静的自然景观。
    • “主人何往客来观”:问主人何处,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闲蝶自专花富贵”:蝴蝶在花间飞舞,象征富贵与闲适。
    • “幽禽如语竹平安”:小鸟在竹间轻声细语,营造出安宁的气氛。
    • “烟云变化草木媚”:烟云的变幻使草木更加迷人,体现自然的多姿多彩。
    • “日月往来天地宽”:日月交替,天地显得宽广无垠,彰显时光的流逝。
    • “何当共整登临屐”:希望与友人一起登高远望,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镜湖”比喻湖水清澈。
    • 拟人:闲蝶、幽禽均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使自然景象更加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灵动与清澈,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宁静。
  • :高耸的山峰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蝶与禽:象征自由与和谐,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欣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镜湖”指的是什么?

    • A. 一面镜子
    • B. 清澈的湖水
    • C. 漂亮的湖面
  2. 诗人希望与友人一起做什么?

    • A. 餐饮
    • B. 登高远望
    • C. 聊天
  3.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给人带来什么感觉?

    • A. 恐惧
    • B. 宁静
    • C. 压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与汪翔龙的《访黄吏部不值》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但李白的作品更注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汪翔龙的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汪翔龙生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