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韵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2-04 15:32:01

玉奴留下唾花乾,夜逐嫦娥入广寒。

不许世人轻著眼,漫教对此细评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奴留下唾花干,
夜逐嫦娥入广寒。
不许世人轻著眼,
漫教对此细评看。

白话文翻译:

月夜之中,玉奴(指嫦娥)留下的露珠如花般干燥,
我追随她进入了广寒宫。
不允许世人轻易地用眼光去评判,
任凭他们对这美景细细品味。

注释:

  • 玉奴:指嫦娥,古代传说中的月亮女神,常被称为“玉兔”或“玉奴”。
  • 唾花干:意指嫦娥留下的露珠,形状如花,干燥而美丽。
  • 广寒:广寒宫,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
  • 轻著眼:轻易地用眼光去评价或看待。
  • 漫教:随意地让人去做某事,这里指不加限制地让人评判。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的嫦娥和广寒宫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重要元素。嫦娥因偷吃长生不老药而飞升月宫,广寒宫是她的住所。诗中通过嫦娥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反映出对外界评价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字子昂,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福建,精通诗词,尤其擅长描写月夜风光,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常与自然景物结合,展现心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月夜,诗人受到月光与嫦娥传说的启发,表达对美丽景色的感慨与思考,反映了当时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月夜的宁静与嫦娥的优雅。开篇“玉奴留下唾花干”以形象的意象引入,展现了嫦娥的美丽与神秘。接着“夜逐嫦娥入广寒”,诗人追随嫦娥的意象,仿佛与她一起进入了广寒宫,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后两句则转而反思,强调外界的评价与审视是局限的,真正的美好需要心灵的感受与体悟。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带有一丝哲理的深度,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而不是随意评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奴留下唾花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嫦娥的美丽及其留下的露珠,象征着清新与洁净。
  • “夜逐嫦娥入广寒”:表现出一种梦幻与追逐的心态,诗人仿佛与嫦娥的美丽融为一体。
  • “不许世人轻著眼”:指对外界评价的警惕,强调美丽并不应被肤浅的眼光所定义。
  • “漫教对此细评看”:表明对于美的感受应超越形式,深入心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嫦娥比作“玉奴”,营造出一种清丽的形象。
  • 拟人:赋予嫦娥以人的情感与动作,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使诗句富于节奏感,增强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心灵感悟,强调人们应以更深邃的眼光去理解和欣赏生活中的美,而不仅仅是表面的评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奴:象征着美丽与优雅,代表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 唾花干:象征纯洁与清新,暗示了美丽事物的短暂。
  • 广寒:象征着神秘与宁静的空间,承载着诗人的梦幻与遐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奴指的是哪位神话人物? A. 西王母
    B. 嫦娥
    C. 王嫱

  2. “广寒”指的是哪里? A. 天宫
    B. 地府
    C. 嫦娥的居所

  3. 诗中提到的“唾花干”象征着什么? A. 美丽与纯洁
    B. 凋零与悲伤
    C. 喧嚣与浮躁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陈著的《次前韵二首》都描绘了月夜的情景,但李白更多是表现思乡之情,而陈著则关注于对美的反思与内心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