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计何曾问有无,
心安便是邵尧夫。
搀春菜奉清饕味,
耐冻梅呈本相癯。
闭户茶香浮雪屋,
推窗山影落冰壶。
终朝幸自无他事,
忽听儿童报索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生活的困扰从来没有问过是否有缺失,心中安宁便是像邵尧那样的人。春天的蔬菜端上清淡的美味,耐得住严寒的梅花显露出本来的瘦弱。关上门,茶香在雪屋中弥漫,推开窗,山影映在冰冷的水壶上。整天自己安然无事,忽然听到孩子们在催要租金。
注释:
- 生计:生活的来源,生存。
- 邵尧夫:邵尧是指邵平,古代贤良之士,以其安贫乐道而著称。
- 搀春菜:春天的新鲜蔬菜。
- 清饕味:清淡的美食。
- 耐冻梅:耐寒的梅花。
- 本相癯:本来的样子是瘦弱的。
- 闭户:关上门。
- 茶香浮雪屋:茶香弥漫在雪覆盖的屋子里。
- 山影落冰壶:山的影子映在冰冷的水壶上。
- 报索租:催促收租。
典故解析:
- 邵尧:指古代的贤人,象征内心的平和与自足。
-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耐寒而香,代表一种高尚的情操。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平淡的生活场景和内心的平静表达为主题。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宁静的冬日,诗人反思生活的意义,强调内心的安宁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平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内心的宁静。开篇以“生计何曾问有无”点出对生活的态度,表达了对物质的无所谓和对精神的追求。接着通过“心安便是邵尧夫”引出内心安宁的重要性,邵尧象征着一种超脱的生活理想。
再看“搀春菜奉清饕味”,在生活的平淡中,诗人寻找到简单的快乐,尽管梅花在寒冷中显得瘦弱,依然坚韧不拔,表现了一种忍耐与坚守。接下来的“闭户茶香浮雪屋”,更是传达了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在寒冷冬日中享受生活的细致与温馨。
整首诗在最后以“终朝幸自无他事”收尾,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安宁,同时又暗含着对生活琐事的无奈。这种内心的平和与生活的琐碎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邃的哲理。诗的意境悠远,给人以深思,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生计何曾问有无:在生活中,诗人并不困扰于生计的多寡。
- 心安便是邵尧夫:内心安宁就是理想的生活状态。
- 搀春菜奉清饕味:即使是简单的春菜,也能带来愉悦的味道。
- 耐冻梅呈本相癯:梅花在寒冬中依旧坚韧,展现真实的本色。
- 闭户茶香浮雪屋:在雪屋中享受茶香,体现出一种静谧的生活情趣。
- 推窗山影落冰壶:窗外的自然景色映入眼帘,增添了生活的美感。
- 终朝幸自无他事:整天安然无事,内心宁静。
- 忽听儿童报索租:生活的琐事突然打断了宁静,增添了些许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心安便是邵尧夫”以邵尧来比喻内心的安宁。
- 对仗:“闭户茶香浮雪屋,推窗山影落冰壶”,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本诗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安宁的追求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展现了一种超脱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 茶香: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安宁。
- 梅花:象征坚韧、清高与耐寒的精神。
- 山影:代表自然的美感与诗人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邵尧夫”象征着什么?
- A. 物质富足
- B. 内心安宁
- C. 社会地位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态度?
- A. 追求名利
- B. 享受简单的快乐
- C. 参与社交活动
-
“搀春菜奉清饕味”中的“清饕味”指的是什么?
- A. 丰盛的美食
- B. 清淡的美食
- C. 甜美的味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瞑》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瞑》与陈著的《偶成》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但王维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陈著则在平淡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安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