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镆铘城》

时间: 2025-01-26 00:25:43

江水春逾阔,山云夕更深。

移舟沙树底,拄杖古城阴。

鸿雁搀人去,蛟龙入夜吟。

故园双泪眼,拭断更沾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泊镆铘城 江水春逾阔,山云夕更深。 移舟沙树底,拄杖古城阴。 鸿雁搀人去,蛟龙入夜吟。 故园双泪眼,拭断更沾襟。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江水比以往更加宽阔,山间的云雾在傍晚时分变得更加深沉。 将船移到沙树之下停泊,拄着拐杖站在古城的阴影里。 鸿雁仿佛在催促人离去,蛟龙在夜晚低声吟唱。 想起故乡,泪水双双落下,擦干后又再次沾湿了衣襟。

注释:

  • 逾:更加。
  • 拄杖:支撑着拐杖。
  • 搀:这里形容鸿雁飞行的样子,仿佛在催促。
  • 蛟龙:古代传说中的水生动物,这里可能指江中的某种神秘生物。
  • 故园:指诗人的故乡。
  • 拭断:擦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夜泊船于镆铘城下的情景,通过对江水、山云、鸿雁、蛟龙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抑制的乡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夜泊船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江水春逾阔”与“山云夕更深”形成对比,既表现了春水的宽广,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深沉。鸿雁与蛟龙的描绘,增添了诗中的神秘与动感,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不安。结尾的“故园双泪眼,拭断更沾襟”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无法抑制的乡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乡愁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水春逾阔”:春天江水更加宽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
  2. “山云夕更深”:傍晚山间的云雾更加深沉,营造出一种孤寂和深邃的氛围。
  3. “移舟沙树底”:将船移到沙树之下,可能是为了寻找避风的地方。
  4. “拄杖古城阴”:拄着拐杖站在古城的阴影里,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沉思。
  5. “鸿雁搀人去”:鸿雁仿佛在催促人离去,增添了诗中的动感和紧迫感。
  6. “蛟龙入夜吟”:蛟龙在夜晚低声吟唱,增添了神秘和不安的气氛。
  7. “故园双泪眼”:想起故乡,泪水双双落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8. “拭断更沾襟”:擦干泪水后又再次沾湿了衣襟,强调了诗人无法抑制的乡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水春逾阔”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
  • 拟人:如“鸿雁搀人去”将鸿雁拟人化,增添了诗中的动感和紧迫感。
  • 对仗:如“江水春逾阔,山云夕更深”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抑制的乡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展现了内心的孤寂、深沉和不安。

意象分析:

  • 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
  • 山云:营造出一种孤寂和深邃的氛围。
  • 鸿雁:增添了诗中的动感和紧迫感。
  • 蛟龙:增添了神秘和不安的气氛。
  • 故园:象征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水春逾阔”中的“逾”是什么意思? A. 超过 B. 更加 C. 接近
  2. 诗中“鸿雁搀人去”中的“搀”是什么意思? A. 搀扶 B. 催促 C. 陪伴
  3. 诗中“故园双泪眼”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乡愁 C. 愤怒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乡愁。
  • 王维的《送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袁凯的《夜泊镆铘城》: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而袁凯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体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袁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