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道中即事三绝》

时间: 2025-02-04 15:34:40

人家密簇近溪旁,旧寥青裙竞采桑。

相唤相呼相叹息,茧丝岁岁为官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家密簇近溪旁,
旧寥青裙竞采桑。
相唤相呼相叹息,
茧丝岁岁为官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场景:小村庄的房屋紧密地挨着溪水,妇女们身穿青色裙子,忙着采摘桑叶。她们互相呼喊、叹息,似乎在诉说着生活的种种,而年年累月,茧丝的制作让她们忙碌不已,仿佛被官府的事务所牵累。

注释:

  • 密簇:形容房屋或人家排列得很紧密。
  • 溪旁:溪水的旁边。
  • 旧寥:指的是旧的、淡薄的。
  • 青裙:青色的裙子,传统女性服饰。
  • :表示竞争、争相。
  • 相唤相呼:彼此之间呼喊。
  • 叹息:叹气,表露情感。
  • 茧丝:蚕茧的丝,指养蚕业。
  • 岁岁:每年,年复一年。
  • 为官忙:为公事而繁忙。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茧丝”涉及中国传统的丝绸产业。古代中国是丝绸的重要产地,养蚕和丝绸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农村妇女的生活与劳动。同时,诗中“为官忙”也可解读为对官场生活的隐喻,暗含对仕途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南杰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多描绘乡村景色,展现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其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与农民生活较为艰辛的时代,作者通过描绘乡村的日常劳动,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

诗歌鉴赏:

《延陵道中即事三绝》是一首生动的田园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真切的情感反映了乡村妇女的生活场景。首句“人家密簇近溪旁”勾画出一个温馨的村庄,紧密相连的房屋和潺潺流动的溪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接下来的“旧寥青裙竞采桑”则展现了农村妇女们的勤劳,她们身穿青裙,互相竞争着采摘桑叶,活力四射。第三句“相唤相呼相叹息”让人感受到她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生活的艰辛,生活的琐碎与烦恼通过彼此的呼喊与叹息得到了传达。最后一句“茧丝岁岁为官忙”则不仅揭示了她们的生计之苦,也暗示了对官府的依赖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与深刻的情感,描绘了农民生活的酸甜苦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农村风俗的思考与关怀,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家密簇近溪旁:描绘村庄的紧凑与宁静,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氛围。
  • 旧寥青裙竞采桑:妇女们身穿旧裙子,意指生活的艰辛,竞争采桑叶,展现了她们的勤劳与热情。
  • 相唤相呼相叹息:表达了妇女们之间的互动与情感,叛逆着生活中的琐事与压力。
  • 茧丝岁岁为官忙:反映出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对官府的依赖,隐含对生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相唤相呼”,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相唤相呼”赋予了妇女们更多的情感,增强了生活气息。
  • 意象:溪水、青裙、桑叶等意象交织,体现了乡村的自然风貌与人情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乡村妇女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表现了对她们勤劳与辛苦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叹。

意象分析:

  • 溪水:象征着自然的流动与生命的延续。
  • 青裙:代表了农村妇女的朴素与勤劳。
  • 桑叶:象征着传统农业的经济支柱,反映出农村的生计问题。
  • 叹息: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人家密簇近溪旁”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繁华的城市
    • B. 宁静的乡村
    • C. 荒凉的野外
    • D. 高耸的山脉
  2. “茧丝岁岁为官忙”中的“官”指的是什么?

    • A. 政府的事务
    • B. 农田的管理
    • C. 商业交易
    • D. 个人生活
  3. 诗中提到的“青裙”象征着:

    • A. 财富
    • B. 贫穷
    • C. 勤劳
    • D. 自由

答案:

  1. B. 宁静的乡村
  2. A. 政府的事务
  3. C. 勤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对生活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国家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色表达离愁别绪,与朱南杰的诗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上更为抒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