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残花》
时间: 2025-04-27 07:54: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残花
锦官城外红稀,锦江犹作无情绿。
矶透借问,画船前过,衣边裙幅。
窈窕谁家,若教回首,见来应熟。
叹颓垣断井,飘零何许,怕道昔时金屋。
梦里铜镮青琐,有人供明珠千斛。
碧阑干外,明蟾初满,芳心一掬。
玉镜台昏,纱窗隙处,剩膏残馥。
只无言付与,后来妆抹,冰纨云縠。
白话文翻译:
在锦官城外,花儿已经稀疏,而锦江的水依旧显得冷漠而绿意盎然。
我透过岩石向前打听,看到画船缓缓驶过,船上衣裙轻轻拂动。
这是谁家女子,如若让我回首,见了她我一定会觉得熟悉。
我叹息着颓废的围墙和断裂的井,漂泊不定的我,怕是要说起昔日的金屋。
梦中我见到铜镮和青琐,有人供奉着千斛的明珠。
在碧绿的栏杆外,明月初升,心中惦记着那一掬芳心。
在玉镜前光线昏暗,纱窗的缝隙处,余下的香膏和馥郁。
只好无言地交给后来的妆容,仿佛是冰纨和云縠。
注释
- 锦官城:即成都,因其繁华而得名。
- 锦江:流经成都的河流,象征着孤独和无情。
- 窈窕:形容女子姿态优美。
- 颓垣断井:形容荒凉的景象,象征失落和衰败。
- 金屋:古代富贵生活的象征。
- 明珠千斛:形容珍贵的物品,象征奢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廉,清代诗人,生于江南,风格多以抒情见长,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作品中常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水龙吟·残花》是一首充满感伤和思考的词作。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无尽感慨。开篇描绘锦官城外稀疏的红花,锦江水的冷绿,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无情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窈窕谁家”的提问,增添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仿佛在寻觅失去的青春。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叹颓垣断井”来象征个人的失落与无奈,表达了对昔日奢华生活的怀念,鲜明地传达出一种对比的冲突感。最后,诗人通过“无言付与,后来妆抹”来表达对未来的无奈与对过往美好的依恋,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底蕴。
整首词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展现了曾廉作为一位优秀词人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锦官城外红稀”:描绘锦官城外花朵稀少的景象,隐喻美好事物的消逝。
- “锦江犹作无情绿”:锦江的水依旧是冷漠的绿色,象征着时间的无情。
- “窈窕谁家”:引起读者的好奇,暗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
- “叹颓垣断井”:表达对衰败景象的无奈与感叹。
- “梦里铜镮青琐”:梦境中的奢华与现实的对比。
- “碧阑干外,明蟾初满”:描绘宁静的夜晚,月亮初升。
- “玉镜台昏”:象征着对过往的追忆,光线暗淡,反映心情的低落。
- “只无言付与”:无言的感伤与失落感,表达对未来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屋”比喻富贵生活,增强情感。
- 拟人:将景物赋予情感,如“无情绿”,使自然与人心相呼应。
- 对仗:词句间的对仗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美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花:象征青春与美好。
- 锦江:象征孤独与无情。
- 明蟾:象征希望与美好未来。
- 铜镮青琐:象征奢华与梦境。
- 玉镜:象征自我反思与怀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龙吟·残花》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曾廉
C) 苏轼
D) 杜甫 -
诗中“锦江犹作无情绿”是指什么? A) 对人情的感慨
B) 自然的美好
C) 生活的富裕
D) 年龄的增长 -
“叹颓垣断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愤怒
B) 无奈与感伤
C) 快乐
D) 期待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曾廉与李清照:两者都表现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怀,但曾廉更偏向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词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