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留声机》
时间: 2025-01-11 21:49: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盘圆走乌珠,便摹出可人情韵。
箜篌钲鼓,筝琶色拍,歌声远近。
江上峰青,湘灵不见,为传幽恨。
正洋洋盈耳,鹅鴐忽叫,忙扶起,斜行璺。
磨蝎命宫休问。向筵前每央红粉。
扬州小调,邯郸小曲,转喉犹吝。
手握枢机,眼明炉锤,傲他香吻。
绕梁能几日,真听遍廿四番花信。
白话文翻译:
一盘圆盘转动着黑色的珠子,便描绘出动人的情韵。
如同箜篌和锣鼓的声响,筝与琵琶的节拍,歌声在远近之间回荡。
江边的青山依旧,但湘灵的身影却不见了,心中只留幽怨。
正当耳边歌声如潮,突然听见鹅的叫声,匆忙扶起身子,斜行而去。
对磨蝎命宫的事,还是不要问了。每次在筵席上,总是向红粉请教。
扬州的小调,邯郸的小曲,转喉时却依然有所顾忌。
手握旋钮,眼明如烛,傲然面对那香吻。
绕梁的乐声能持续几日,真是听遍了二十四首花信曲。
注释:
- 一盘圆走乌珠: 指留声机的唱片转动,乌珠可能指黑色的唱针或唱片。
- 箜篌、钲鼓、筝琶: 古代乐器,代表不同的音乐风格。
- 湘灵: 传说中的湘江女神,象征美丽与哀愁。
- 鹅鴐: 一种鸟,突然的叫声打断了音乐的氛围。
- 磨蝎命宫: 可能指命运的星象,暗示命运的无常。
- 扬州小调、邯郸小曲: 古代流行的曲调,代表地方音乐文化。
- 二十四番花信: 指二十四节气的音乐或诗歌,象征变化与轮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克家(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以词曲见长,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风格独特,常融合古典与现代元素。
创作背景:
《水龙吟 留声机》创作于近代社会变革时期,留声机作为新兴的音乐传播工具,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变革。诗中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以及对新事物的思考。
诗歌鉴赏:
《水龙吟 留声机》通过留声机的意象,展现了古今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音乐的动人情景,从圆盘转动的黑珠到箜篌、钲鼓的声响,形成了一幅生动的音响画面。诗中提到的湘灵不仅是美的象征,更寓意着失落与怀念,突显了诗人的情感深邃。鹅的叫声打破了音乐的流畅,暗示着现实生活的干扰与无常。
整首诗在描写音乐的同时,也在探讨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测,展现了诗人的哲思。通过对音乐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以及对命运的思考,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盘圆走乌珠: 描述留声机的运作,暗示音乐的开始。
- 便摹出可人情韵: 音乐的旋律如同描绘美好情感。
- 箜篌钲鼓,筝琶色拍,歌声远近: 各种乐器的声音交织,表现音乐的丰富性。
- 江上峰青,湘灵不见,为传幽恨: 自然景色与湘灵的缺失,暗示内心的惆怅与失落。
- 正洋洋盈耳,鹅鴐忽叫,忙扶起,斜行璺: 音乐声中,现实的声音打断了诗人的思绪。
- 磨蝎命宫休问: 不必过多关注命运的安排。
- 向筵前每央红粉: 向友人请教,体现社交与文化交流。
- 扬州小调,邯郸小曲,转喉犹吝: 对地方曲调的珍视与不舍。
- 手握枢机,眼明炉锤,傲他香吻: 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掌控与珍惜。
- 绕梁能几日,真听遍廿四番花信: 音乐的持久与诗人对美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乌珠"比喻音乐的旋律。
- 拟人: 让音乐具有人性,能传达情感。
- 对仗: 句式工整,形成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音乐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圆盘与乌珠: 象征音乐与记忆的流转。
- 湘灵: 代表失落的美与情感。
- 鹅鴐: 现实的打扰与内心的挣扎。
- 扬州小调与邯郸小曲: 体现地方文化的独特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乐器有哪些? A. 箜篌
B. 钲鼓
C. 二胡
D. 琵琶 -
“湘灵”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快乐
B. 美丽与失落
C. 过去的回忆
D. 未来的希望 -
诗中提到的“鹅鴐”叫声的作用是什么? A. 增加音乐的层次
B. 打断诗人的思绪
C. 表达欢乐
D. 代表自然
答案: 1. A, B,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张克家的《水龙吟 留声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通过音乐意象表达情感,但张克家更注重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李清照则突出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张克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