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庄清隐》

时间: 2025-01-10 22:18:22

山林旧隐不知年,北墅西庄次第迁。

桃李春风花县外,金银夜气宝峰前。

家贫有业存书卷,官在无心乞俸钱。

若向水边逢孺子,可能重和濯缨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林旧隐不知年,北墅西庄次第迁。桃李春风花县外,金银夜气宝峰前。家贫有业存书卷,官在无心乞俸钱。若向水边逢孺子,可能重和濯缨篇。

白话文翻译:

在山林中隐居的日子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了,从北边的别墅到西边的庄园,我依次迁居。春风吹过,桃李花开在县城之外,夜晚的金银之气在宝峰前闪耀。虽然家境贫寒,但我有书卷作为事业;虽然官职在身,但我无意去乞求俸禄。如果在水边遇到那位孺子,也许我会再次与他一起吟唱那首关于洗涤帽缨的诗篇。

注释:

  • 山林旧隐:指在山林中隐居。
  • 北墅西庄:指作者先后居住的地方。
  • 次第迁:依次迁移。
  • 桃李春风:形容春天的美景。
  • 花县外:指花开在县城之外。
  • 金银夜气:形容夜晚的景色如金银般闪耀。
  • 宝峰前:指在宝峰之前。
  • 家贫有业:虽然家境贫寒,但有书卷作为事业。
  • 官在无心:虽然官职在身,但无意于官场。
  • 乞俸钱:乞求俸禄。
  • 孺子:指年轻人。
  • 濯缨篇:指古代诗篇,内容与洗涤帽缨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反映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淡漠。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在明代,文人多有隐逸之志,李东阳也不例外。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名利的不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山林隐居为背景,描绘了作者从北墅到西庄的迁居生活,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官场生活的淡漠。诗中“桃李春风花县外,金银夜气宝峰前”一句,通过对春天和夜晚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而“家贫有业存书卷,官在无心乞俸钱”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官场名利的淡漠。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清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林旧隐不知年:表达了作者在山林中隐居已久,时间已经模糊。
  2. 北墅西庄次第迁:描述了作者从北墅到西庄的迁居过程。
  3. 桃李春风花县外:描绘了春天桃李花开的美丽景色。
  4. 金银夜气宝峰前:形容夜晚的景色如金银般闪耀。
  5. 家贫有业存书卷:表达了作者虽然家境贫寒,但有书卷作为事业。
  6. 官在无心乞俸钱: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不屑。
  7. 若向水边逢孺子,可能重和濯缨篇: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银夜气”比喻夜晚的景色如金银般闪耀。
  • 对仗:如“桃李春风”与“金银夜气”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对官场名利的淡漠,作者展现了自己崇尚自然、追求清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山林:象征隐居生活。
  • 桃李春风:象征春天的美丽景色。
  • 金银夜气:象征夜晚的美丽景色。
  • 书卷:象征知识和对知识的追求。
  • 官场:象征名利和世俗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林旧隐不知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忙碌的官场生活 B. 隐居山林的生活 C. 游历四方的生活 D. 繁华的都市生活

  2. “桃李春风花县外”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 A. 冬天的景色 B. 春天的景色 C. 夏天的景色 D. 秋天的景色

  3. “家贫有业存书卷”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追求? A. 财富 B. 权力 C. 知识 D. 名声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东阳诗集》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