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乐晓钟残,皇与入问安。
东风犹料峭,冒絮御余寒。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钟声在长乐宫中敲响,皇上和太皇太后互相问候安好。东风依旧带着一丝寒意,飘散的柳絮抵御着最后的寒冷。
注释:
- 长乐:古代宫廷的名称,这里指的是长乐宫,皇宫的一部分。
- 晓钟:早晨的钟声,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
- 皇与:指的是皇帝与太皇太后。
- 问安:互相问候安好。
- 犹:仍然。
- 料峭:形容微寒的样子。
- 冒絮:冒出柳絮,指春天柳树发芽,柳絮飘飞。
- 御:抵御、抵挡。
- 余寒:残存的寒气。
典故解析:
- 长乐宫:是古代皇宫的一部分,象征着权力和尊贵。
- 东风: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但这里提到的“犹料峭”则反映出春天刚到,寒意依然未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宋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以其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他的诗歌多反映政治、历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简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正值寒冬即将结束之时,反映出春季的温暖与寒冷交替的状态,可能是对太皇太后的问候,寓意着对新生和希望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场景,展现了皇帝与太皇太后之间的亲密关系。开头的“长乐晓钟残”不仅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传达出一种安宁与祥和的氛围。诗中提到的“东风犹料峭”,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伴随着冷意和不确定性,表现了春天的脆弱与生命的希望并存。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折射出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以及在变化中对温暖的追求。诗的情感深沉而含蓄,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交融。
诗词解析:
-
长乐晓钟残:通过“钟声”引入场景,营造出清晨的静谧感。同时“残”字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增添了些许惆怅。
-
皇与入问安:展现了皇帝与太皇太后的亲密关系,体现出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
东风犹料峭:以东风象征春天,然而“犹料峭”则表现出春寒料峭的气候,形成强烈的对比,传递出春天刚刚到来的不稳定感。
-
冒絮御余寒:柳絮的生长象征着春天的复苏,而“御余寒”则表现出在春寒中依然要抵挡寒意,体现了生命的顽强。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长乐晓钟残”与“皇与入问安”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东风、柳絮等意象富含春天的气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
- 比喻:用“冒絮”来指代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具有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传达了对温暖、和谐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寒冷与挑战。诗中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意象分析:
- 长乐:象征安宁的家园。
- 晓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新的一天的开始。
- 东风:象征春天的来临,带来希望。
- 柳絮:象征春天的生命力与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长乐”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种花
C. 古代宫廷的名称 -
填空题:诗中“东风犹__”中的空缺应该填入什么字?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皇与入问安”反映了皇帝与太皇太后的亲密关系。(对/错)
答案:
- C
- 料峭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司马光的《春贴子词》与杜甫的《春望》均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杜甫的作品更加强调了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愁思,而司马光的诗则更显温馨与和谐,表现了家庭的温情与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马光诗文选》
-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