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致政开府太师留守相公致内翰燕集辄歌盛美》
时间: 2025-01-27 03:28: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独佐成康世,高年有毕公。
神心降维岳,龟兆告非熊。
黄阁遵成范,太常书茂功。
归来保眉寿,恩礼享优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良之士的敬仰和对当下政治理想的追求。诗中提到的“成康世”暗指盛世,“毕公”则是指以德行著称的贤人,表现了对政治理想的向往;“神心降维岳”象征着对高尚理想的追求;“龟兆告非熊”说明预兆和吉祥的象征;“黄阁遵成范”提及古代的治国理想;“太常书茂功”则强调了对功业的赞美;最后一句“归来保眉寿,恩礼享优隆”表达了对安定生活和优待的渴望。
注释:
- 成康世:指的是成王和康王的时代,象征着治国理想的盛世。
- 毕公:古代贤人,代表着高尚的品德。
- 维岳:象征高远的理想。
- 龟兆:古代用龟甲占卜,预示吉兆。
- 黄阁:古代的殿阁,象征治国理想。
- 太常:指古代的官职,负责礼仪和祭祀,强调功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史学家之一。他的诗词作品风格严谨,常常反映政治理想和历史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国家需要稳定和治国理想的背景下,司马光借此诗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感和对贤人的崇敬。诗中提到的历史典故和意象,如“成康世”和“毕公”,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化政治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历史人物的崇敬。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盛世的景象和贤人的德行,引导读者思考当代政治。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强调了恩惠与礼遇的价值。这种对比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以及诗人内心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佐成康世:诗人自认为能够辅助建立一个理想的盛世。
- 高年有毕公:高年指的是年长者,毕公象征着贤德之士,寓意希望有贤人来辅佐。
- 神心降维岳:高尚的理想如同降临的神灵,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 龟兆告非熊:预示着吉祥的象征,暗示国家将会繁荣。
- 黄阁遵成范:对古代贤德的遵循,表明对治国理想的追求。
- 太常书茂功:强调对功业的赞美,体现对历史功绩的尊重。
- 归来保眉寿:希望能够安享晚年,享受安定的生活。
- 恩礼享优隆:渴望得到优厚的恩惠和礼遇,体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比喻将理想与高山相结合,表现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贤人的敬仰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政治理想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成康世:象征理想盛世,表现诗人对美好政治局面的期待。
- 毕公:贤德之士的象征,体现对道德的推崇。
- 维岳:代表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 龟兆:代表吉祥和预示,暗示未来的美好。
- 黄阁:象征古代治国理想,体现对文化和历史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成康世”象征: A. 乱世
B. 盛世
C. 战争 -
“毕公”在诗中代表: A. 贪官
B. 贤人
C. 平民 -
“龟兆”主要用来: A. 祭祀
B. 占卜
C. 书法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司马光的诗更注重历史文化和政治理想,而李白则展现出个体的豪情与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司马光《资治通鉴》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