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如树欲静,滩如风不宁。
百里断肠声,当年游子听。
一往不可复,此行安所欲。
千古流水心,耿耿在幽独。
白话文翻译
水面如同树木般静止,滩涂却像风一样不安宁。
百里之外的断肠之声,正是当年游子所听。
这一去便无法回头,这次旅行究竟想要什么呢?
千古流淌的心情,恰似幽静中的孤独。
注释
字词注释
- 欲静:想要安静。
- 滩:水流湍急的地方。
- 断肠声:形容哀痛的声音,常用以表达思乡之情。
-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 一往不可复:一旦出发便无法回头。
- 安所欲:想要什么。
- 千古流水心:千古以来流淌的心情。
- 耿耿:形容心中有事,难以忘怀的样子。
- 幽独:幽静而孤独。
典故解析
“游子”常指离乡在外的人,带有思乡之情。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游子常常与离愁别恨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纪大奎,清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物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旅途之时,表达了他在舟行之中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与水流的关系,隐喻了人生的流逝与不可重返。
诗歌鉴赏
《广信至玉山舟中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水的描绘,表达了他内心的复杂情绪。开头两句“水如树欲静,滩如风不宁”以自然景象引入,水的静谧与滩涂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
接下来的“百里断肠声,当年游子听”则直接引出思乡之情,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人使用“断肠声”这一形象,生动地传达出离别的痛苦与思念的深度。
“一往不可复,此行安所欲”则更具哲理性,探讨了人生旅途的不可逆转。诗人思考这次出行的意义,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迷惘与追寻。在最后两句中,“千古流水心,耿耿在幽独”,诗人通过流水象征了时间的流逝与人心的孤独,表达了对生命和情感的深刻思索。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如树欲静:水面平静,似乎像树一样静止。
- 滩如风不宁:滩涂的水流却像风一样动荡不安。
- 百里断肠声:远处传来的哀伤声音,令人心痛。
- 当年游子听:这声音是游子在当年听到的,暗示着思乡情。
- 一往不可复:一旦出发便无法再回头,表达了人生的无奈。
- 此行安所欲:这次出行究竟想要得到什么?
- 千古流水心:千古以来流淌不息的心情。
- 耿耿在幽独:内心的孤独感在静谧中愈加明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比作树,形象地描绘出静谧的水面。
- 对仗:前后句对仗工整,如“欲静”与“不宁”。
- 拟人:赋予水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水的描绘,表达了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追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无常。
- 滩:象征外界的动荡与人生的挫折。
- 游子:象征离乡在外的人,代表思乡之情。
- 幽独:象征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如树欲静”中的“欲静”意思是:
A. 想要安静
B. 想要流动
C. 想要变化
D. 想要清澈 -
“百里断肠声”指的是:
A. 哀伤的声音
B. 欢乐的声音
C. 自然的声音
D. 战斗的声音 -
“此行安所欲”表达的情感是:
A. 对旅行的期待
B. 对人生的迷惘
C. 对归乡的渴望
D.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思乡之情,情感细腻。
- 李白《静夜思》:通过月亮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比较纪大奎的《广信至玉山舟中》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纪大奎强调内心的孤独和思念,王维则通过自然景物表达离别的情感。两者在主题上有共通之处,但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