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雨夜》

时间: 2025-01-11 15:09:04

炉烟浓欲篆,夜色淡生阴。

病骨秋花瘦,愁怀暮雨深。

疏灯孤榻影,衰草乱虫吟。

无限关心事,朦胧梦里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炉烟浓欲篆,夜色淡生阴。
病骨秋花瘦,愁怀暮雨深。
疏灯孤榻影,衰草乱虫吟。
无限关心事,朦胧梦里寻。

白话文翻译:

炉中的烟雾浓厚,似乎要用来篆刻,夜色轻淡,带来了阴冷。病弱的身体如同秋天的花朵般瘦弱,心中的愁苦在暮雨中愈发沉重。稀疏的灯光下,孤独的床榻上留下了影子,衰败的草地上虫鸣嘶叫。心中无限的忧虑与关心,在朦胧的梦里寻求解答。

注释:

  • 炉烟:指炉火所生的烟,象征着温暖与情感的寄托。
  • 欲篆:形容烟雾浓厚,似乎要用来篆刻,暗示诗人的思绪深沉。
  • 病骨:指诗人因病而虚弱的身体。
  • 愁怀:忧愁的心情。
  • 疏灯:光线微弱的灯。
  • 孤榻影:孤独的床榻上的影子,强调孤独感。
  • 衰草乱虫吟:形容荒草中虫鸣,营造出一种荒凉的意境。
  • 无限关心事:内心对生活和疾病的种种忧虑。
  • 朦胧梦里寻:在模糊的梦中寻找解脱或答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煐曾,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尤其擅长描绘孤独与忧伤。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病重之时,借助夜雨的意象,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病痛的感受,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病中雨夜》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作。整首诗通过描绘夜雨和病痛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首句“炉烟浓欲篆”,在浓烟中似乎隐含着对往昔的眷恋和思绪的沉重。接下来的“夜色淡生阴”,则营造了一种阴郁的氛围,反映了诗人病重时对生活的无奈。

“病骨秋花瘦”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病而愈发虚弱的身躯,意象鲜明,令人心疼。而“愁怀暮雨深”则将外在的雨夜与内心的忧愁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感人的画面。诗中的“疏灯孤榻影”既是对孤独的直白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

最后两句的“无限关心事,朦胧梦里寻”,将整首诗推向了情感的高潮。在梦中寻觅解答,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一种深切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盼。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一种深沉的思考,既有对生命的体悟,也有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炉烟浓欲篆:浓厚的炉烟,似乎要用来篆刻,暗示思绪的复杂与沉重。
    • 夜色淡生阴:夜晚的色彩轻柔,带来了阴冷,表达了环境对心情的影响。
    • 病骨秋花瘦:病重的身体如同秋花般凋零,传达了无奈的感受。
    • 愁怀暮雨深:在暮雨中,愁苦更加深重,情感愈加浓烈。
    • 疏灯孤榻影:灯光微弱,床榻孤寂,显现了孤独的状态。
    • 衰草乱虫吟:草地荒凉,虫鸣嘶叫,渲染了环境的萧条。
    • 无限关心事:心中充满忧虑,对生活的关注。
    • 朦胧梦里寻:在模糊的梦境中寻求解答,表现了对未来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病骨秋花瘦”,将身体的虚弱比喻为秋花,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如“虫吟”,赋予虫鸣以人的情感,营造出生活的气息。
    • 对仗:如“疏灯孤榻影,衰草乱虫吟”,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病痛、孤独与思考展开,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生命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盼,展现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炉烟:象征温暖和思绪的复杂,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 夜色:营造出阴冷的氛围,反映内心的孤独。
  • 病骨:代表身体的虚弱与无力,传达对生命的感慨。
  • 秋花:象征凋零与无奈,增添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 衰草:代表环境的荒凉,映射内心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炉烟浓欲篆”意指:

    • A. 烟雾弥漫
    • B. 思绪复杂
    • C. 温暖如春
    • D. 孤独的心情
  2. “病骨秋花瘦”中“秋花”象征:

    • A. 生机勃勃
    • B. 凋零与无奈
    • C. 静谧与安宁
    • D. 幸福与快乐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

    • A. 友谊
    • B. 爱情
    • C. 病痛与孤独
    • D. 自然风光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白居易的《夜雨寄北》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与曹煐曾《病中雨夜》的对比:
    • 两首诗都通过自然的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但《鹿柴》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病中雨夜》则侧重于病痛与孤独的深切感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