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五日雨坐》

时间: 2025-01-11 14:16:38

地僻无嫌雨,幽斋景自清。

万峰烟际落,一鹭蓼边明。

吟苦神还逸,身闲病亦轻。

晚来云渐薄,片月报新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地僻无嫌雨,幽斋景自清。
万峰烟际落,一鹭蓼边明。
吟苦神还逸,身闲病亦轻。
晚来云渐薄,片月报新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雨天,诗人身处偏僻之地,尽管下着雨,却不觉得讨厌,反而感受到幽静的环境让心情更加清明。远处重重山峰在烟雾中若隐若现,一只白鹭在芦苇边静静地栖息。吟唱的苦楚已然消散,身体的闲适让病痛都显得轻微。傍晚时分,云层渐渐变薄,明亮的月亮预示着新一轮的晴天即将来临。

注释:

  • 地僻:偏僻的地方。
  • 无嫌:没有怨恨或嫌弃。
  • 幽斋:幽静的书房。
  • 万峰烟际:万座山峰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 蓼边:蓼草边,即芦苇边的地方。
  • 吟苦:吟唱的苦楚。
  • 神还逸:心神恢复自由。
  • 身闲病亦轻:身体轻松,病痛也感觉轻微。
  • 片月:一轮明月。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白鹭”常作为清雅、高洁的象征,反映诗人对自然的欣赏与热爱。“万峰烟际”描绘出朦胧的山水景象,常见于古代山水诗中,传达出一种恬淡的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德征,清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一个春雨绵绵的日子里写成,作者在幽静的书房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愉悦,反映了他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雨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独到感悟。开篇“地僻无嫌雨,幽斋景自清”,诗人虽身处偏僻之地,却不以雨水为烦恼,反而因这份宁静而心境清明。在这样的环境中,万山烟雾缭绕,白鹭静立,构成一幅生动的山水画。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吟唱来释怀内心的苦楚,身体的轻松使他即使在病中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最后一句“片月报新晴”则为整首诗画上了句号,预示着雨后的晴天,象征着希望与重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地僻无嫌雨”:身处偏僻的地方,雨水并不令人厌烦。
    • “幽斋景自清”:幽静的书房中,景色显得格外清新。
    • “万峰烟际落”:远处的山峰在烟雾中显得朦胧。
    • “一鹭蓼边明”:一只白鹭在芦苇边显得格外明亮。
    • “吟苦神还逸”:吟唱的苦楚消散,心神得到释放。
    • “身闲病亦轻”:身体放松,病痛也显得轻微。
    • “晚来云渐薄”:傍晚时分,云层逐渐变薄。
    • “片月报新晴”:明亮的月亮预示着新的晴天即将到来。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水与心情联系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理解。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展现了在雨天中仍能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与洗涤,洗净烦恼。
  • 白鹭:象征着纯洁与高雅,反映诗人的情操。
  • 山峰:代表自然的壮丽与宁静,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月亮:象征着希望与光明,预示着未来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地僻无嫌雨”的意思是: A. 雨水让人厌烦
    B. 身处偏僻之地,雨水不令人讨厌
    C. 地方幽静没有雨

  2. 诗中提到的“一鹭”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诗人的孤独
    C. 纯洁与高雅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忧伤与失落
    B. 宁静与欢愉
    C. 愤怒与不满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宁静,但其更多展现了孤独的情感,而潘德征的这首诗则是通过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心态与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美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