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松下
王醇 〔明代〕
莫言斯坐易,虽我亦来稀。
野色不相忌,人颜安可依。
鼠惊寒吹落,樵束乱青归。
根下沉眠者,方知生世非。
白话文翻译:
这地方不要说坐着容易,就算我来这里也很少见。
自然的色彩并不忌惮,而人的容颜又何必依赖?
寒风吹落了树叶,惊扰了田鼠,
樵夫收拾柴火,归途却显得杂乱。
而在树根下沉睡的人,才真正明白生死的无常。
注释:
- 莫言:不要说。
- 斯坐:这里坐着。
- 易:容易。
- 野色:自然的景色。
- 忌:忌讳、畏惧。
- 人颜:人的容貌。
- 安可依:又怎能依赖?
- 鼠惊:鼠被惊扰。
- 寒吹:寒风吹动。
- 落:落下。
- 樵束:樵夫收束的柴火。
- 乱青归:归途杂乱。
- 根下沉眠者:在树根下沉睡的人。
- 方知:才知道。
- 生世非:生死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醇(约1550-约1620)是明代的诗人,生于浙江,工诗词,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个人情感,语言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王醇对自然的体验与思考之中,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在明代,社会动荡与变革交替,诗人借由自然景色寄托对生命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松下》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存在的深刻思考。诗中“莫言斯坐易,虽我亦来稀”表明了作者对静谧自然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稀少。接下来的“野色不相忌,人颜安可依”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色的真实与自由,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在自然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而“鼠惊寒吹落,樵束乱青归”则描绘了自然中生灵的惊扰,表现出寒冷的秋冬交替带来的变化,生活的无常与不确定性在此刻被放大。最后“根下沉眠者,方知生世非”,以沉睡者作为隐喻,指出只有在经历过生死与沉淀后,才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让人从中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深远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言斯坐易,虽我亦来稀:这里不要说坐着容易,就算我也很少来。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此地的珍视,突出其难得与安静。
-
野色不相忌,人颜安可依:自然的色彩并不忌讳,而人的容颜又何必依赖。
- 这句强调了自然的自由与人类情感的脆弱。
-
鼠惊寒吹落,樵束乱青归:寒风吹落了树叶,田鼠受惊而乱窜,樵夫收束的柴火显得杂乱。
- 描绘了自然的变幻与生物的无常,暗示生活的复杂与不安。
-
根下沉眠者,方知生世非:在树根下沉睡的人,才真正明白生死的无常。
- 通过沉睡者的视角,传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领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根下沉眠者”比喻为对生命的觉悟者。
- 拟人:自然景物与生物的描写,赋予其情感与生命,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鼠惊寒吹落,樵束乱青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象征坚韧与长寿,代表自然的永恒。
- 野色:象征自然的纯粹与真实,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 鼠: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樵夫:象征日常生活中的劳作与归属感。
- 根:象征生命的根基与存在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莫言斯坐易”意指什么?
A. 坐着很容易
B. 这里很少有人来
C. 这里的景色很美 -
“人颜安可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人的美丽的依赖
B. 对自然的追求
C. 对人际关系的怀疑 -
“根下沉眠者”指的是谁?
A. 沉睡的动物
B. 对人生真谛有所领悟的人
C. 樵夫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松下》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侧重于孤独与宁静的感受。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醇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讲解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