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见落叶
作者: 王醇 〔明代〕
原文展示:
朝来见落叶,因愧向林行。
飞鸟不无意,何人非有生。
枝容昨夜月,秋减一村声。
转禁樵童入,留兹长道情。
白话文翻译:
今天早上看到落叶,不禁感到愧疚,仿佛在向树林行走。
飞鸟并非没有心思,谁又不是在经历生命呢?
树枝映照着昨夜的月光,秋天的气息让一个村庄的声音减弱。
转而阻止樵童进入,我希望在这里留下长久的情感。
注释:
- 落叶:指秋天树木的叶子纷纷飘落,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愧向林行:产生对生命流逝的愧疚之情。
- 飞鸟不无意:飞鸟在空中飞翔,似乎也有它们的情感与思考。
- 枝容昨夜月:树枝映衬着昨晚的明月,表达一种宁静的美。
- 秋减一村声:秋天的萧瑟使得村庄的声音变得微弱。
- 转禁樵童入:不让砍柴的孩子进来,传达出对自然的保护和珍惜。
- 留兹长道情:希望在此地留下长久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醇,明代诗人,字元亨,号德源。王醇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其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写落叶、飞鸟等自然景象,表达对生命的感慨与哲思,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珍视与情感的寄托。
诗歌鉴赏:
《见落叶》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诗人通过落叶这一意象,引发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落叶既是生命的结束,也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诗中“因愧向林行”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惋惜与无奈。飞鸟的存在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多样性,诗人感慨“何人非有生”,这是对人类和自然生灵共同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通过“枝容昨夜月”和“秋减一村声”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凄美,月光下的树枝反射出美丽的宁静,而村庄的声音则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减弱,这种对比强化了秋天的孤寂与思索。此外,最后两句“转禁樵童入,留兹长道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珍视,他希望能在这片美丽的自然中留下长久的情感,显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生命的感怀,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王醇深刻的哲学思考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朝来见落叶:早晨看到树上飘落的叶子,暗示着秋天的到来。
- 因愧向林行:因此产生了对生命短暂的愧疚,仿佛在向树林告别。
- 飞鸟不无意:飞鸟在空中飞翔,似乎也在思考生命的意义。
- 何人非有生: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大家都在经历自己的生命旅程。
- 枝容昨夜月:树枝映照着昨夜的明月,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
- 秋减一村声:秋天的来临使得村庄的声音变得微弱,传达出一种孤独。
- 转禁樵童入:不让砍柴的孩子进来,表达对自然的保护。
- 留兹长道情:希望能在这里留下长久的情感,体现对自然的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落叶比作生命的流逝。
- 拟人:飞鸟被赋予情感,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共鸣。
- 对仗:如“枝容昨夜月,秋减一村声”展现了工整的对仗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生命短暂的惋惜、对自然的珍视与爱护,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叶:象征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变化。
- 飞鸟:代表自由与生命的多样性。
- 月光:象征宁静与思考,传达出时光的流逝。
- 村庄:反映人类生活的环境,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见落叶》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醇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飞鸟不无意”表达了什么?
- A. 飞鸟没有思想
- B. 飞鸟有自己的思考
- C. 飞鸟在飞翔
- D. 飞鸟无所事事
-
“秋减一村声”中“减”字的含义是?
- A. 增加
- B. 减少
- C. 消失
- D. 转换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见落叶》与杜甫的《秋夕》都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怀,但王醇偏重于对自然的热爱与生命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强调人世间的忧愁与孤独。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秋天的意象和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醇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与自然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