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月夜渡江》
时间: 2025-01-22 15:45:05意思解释
沁园春 月夜渡江
原文展示
粉月一规,雪浪千条,何其皓然。正稀微吴语,佛狸城下,参差楚火,胡豆洲边。忽听江楼,谁吹横笛,今夜鱼龙讵稳眠。推篷望见,秣陵似梦,瓜步成烟。扬州更鼓遥传。记小杜曾游是昔年。奈迩来情事,鬓丝禅榻,当初况味,绿斝红弦。万古精灵,六朝关塞,都在蟂矶牛渚前。吾长啸,把一杯在手,好个江天。
白话文翻译
月光如粉,波涛如雪,何其明亮。正当稀疏的吴语在耳边,佛狸城下,楚火参差点点,胡豆洲边微微摇曳。忽然听到江楼上,有人吹着横笛,今夜鱼龙难以安眠。推开篷帐望去,秣陵像梦一般,瓜步烟云缭绕。扬州的鼓声遥遥传来。记得小杜曾经来游玩过,这已是昔日的事情。奈何如今情感事宜,鬓发已斑白,禅榻上的往事,犹记得那时的情景,绿酒红弦。万古精灵,六朝的关塞,都在蟂矶牛渚之前。我长啸一声,手握一杯,真是好个江天。
注释
- 粉月:形容月光如粉,明亮而柔和。
- 佛狸城:指今江苏省的南京。
- 参差楚火:楚地的火光闪烁,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
- 鱼龙:古代传说中的鱼龙,象征神秘与美好。
- 秣陵:古代南京的别称。
- 瓜步:指瓜步洲,江中小岛。
- 万古精灵:形容历史悠久的文化和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约1680),字镜清,号月洲,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以词作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沁园春 月夜渡江》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江夜的美景,抒发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展示了他对人生、爱情和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月夜江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月光、江水、远处的鼓声和过往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开头几句通过“粉月一规,雪浪千条”展现出月夜的清丽与宁静,而“佛狸城下,参差楚火”则为景象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诗中提及的“鱼龙”与“横笛”则引发了诗人对美好记忆的追溯,表现出一种对逝去岁月的深情怀念。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将目光投向远处的秣陵,仿佛在梦中回到了昔日,带着对小杜的回忆,流露出对故人的思念。最后一句“吾长啸,把一杯在手,好个江天”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在细节描写上生动而富有情感,展现了诗人超凡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粉月一规,雪浪千条:形容月光如粉,波浪如雪,营造出皎洁的夜景。
- 正稀微吴语:描绘出夜晚听到的稀疏的吴地方言,增加地域特色与亲切感。
- 佛狸城下,参差楚火:描绘夜晚的灯火,结合历史背景,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忽听江楼,谁吹横笛:引入音乐元素,营造出夜的静谧与动感。
- 推篷望见,秣陵似梦:推开篷帐,看到的景象如梦一般,体现诗人对往昔的怀念。
- 扬州更鼓遥传:遥远的鼓声传来,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
- 奈迩来情事,鬓丝禅榻:感慨时光流逝,个人情感的变化,表达对往事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粉月一规”将月光比喻为粉,形象生动。
- 拟人:如“鱼龙讵稳眠”,赋予鱼龙以人的情感,增加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上讲究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月夜江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深邃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清明、纯洁与思念。
- 江:象征流逝的时间与人生旅途。
- 横笛:象征音乐的美好与生活的乐趣。
- 灯火:象征温暖、生活的希望与人情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粉月一规”形容的是: A. 太阳 B. 月光 C. 星星
-
“佛狸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
诗中提到的“小杜”,指的是哪位著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杜甫的别号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陈维崧的作品与李白的《月夜忆牛渚》都描绘了月夜的景象,但前者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后者则更侧重历史的怀旧。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