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鹤云有燕亡之悼,属为词以写其哀》
时间: 2025-01-11 12:50: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矣坡仙,一霎朝云,秋床竟空。叹哀蝉促柱,芳韶苒苒,离鸾回枕,好梦悤悤。怨结燕兰,恨摧湘蕊,受尽缠绵药裹中。相思泪,有裙芜蝶紫,蜡桂鹃红。伤心谁貌惊鸿。算祗少沈檀小象供。忆病蚕丝褪,宽消腕玉,愁蛾黛蹙,瘦怯眉峰。来日大难,他生未卜,除是依稀海上逢。徘徊久,怅衙香一炷,尘苑千重。
白话文翻译:
老了的坡仙,朝云一瞬间就消逝,秋天的床上竟然空空如也。叹息蝉声急促在柱子上,芳香的时光渐渐流逝,离别的鸾鸟回旋在枕边,梦中依稀闪现。怨恨缠绵的燕子与兰花,痛恨被摧残的湘妃花,承受着无尽的柔情与药物的包裹。相思的泪水,似那紫色的裙子与红色的蜡桂花。伤心的谁,惊鸿般的美貌令人心痛。算是那稀少的沈檀与小象的供品。忆起病态的蚕丝褪色,宽大的手腕如玉,愁苦如蛾子翘起,瘦弱的眉峰怯怯地皱着。未来的艰难,他生未卜,唯有在海上依稀相逢。徘徊许久,怅然一炷香在衙门,尘世的花园重重叠叠。
注释:
- 坡仙:指的是一种文学角色,通常用来描绘飘逸的文人。
- 朝云:早上的云,象征短暂而易逝的美好。
- 蝉促柱:蝉鸣急促,形象地描绘时间的流逝。
- 离鸾:指离别的鸾鸟,象征离愁。
- 湘蕊:湘妃的花,代表着愁苦与哀伤。
- 相思泪:因思念而流下的眼泪。
- 惊鸿:形容美貌如同惊飞的鸿雁,令人惊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尔田,清代诗人,因其词作精致而著称,常常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秋日的黄昏,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爱人离去后的悲伤,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离别之痛的深切怀念。开头的“老矣坡仙”即暗示了作者的年岁与对过往的回忆,紧随其后的是“朝云”一瞬即逝,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的不再。蝉声的急促与秋床的空荡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渲染了离愁的氛围。
词中多次提及的“怨结燕兰”、“恨摧湘蕊”,不仅表现了对爱情的无奈与愁苦,同时也借用自然意象传达了内心深处的痛楚。尤其是“相思泪”,将思念的情感具体化,令人感同身受。末尾的“徘徊久”,沉重的心情在香烟缭绕中显得愈加浓厚,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词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张尔田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矣坡仙:以自称,透露出诗人对自身年华的感慨。
- 一霎朝云:朝云瞬息万变,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
- 秋床竟空:秋天的床上无人,象征孤独与空虚。
- 叹哀蝉促柱:蝉声急促,似乎在叹息流逝的时光。
- 芳韶苒苒:美好时光悄然逝去,令人惋惜。
- 离鸾回枕:离别的痛苦在梦中回旋,无法释怀。
- 怨结燕兰:对情感的怨恨与无奈,象征着深情的缠绵。
- 相思泪:思念的痛苦如泪水般涌现。
- 伤心谁貌惊鸿:谁的美貌如惊鸿般令人心痛,暗示对过往的怀念。
- 来日大难:对未来的忧虑与不安,暗示命运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惊鸿”比喻美貌,生动形象。
- 拟人:将蝉声与情感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对仗工整,增加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对年华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忧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朝云:象征短暂与易逝的美好。
- 蝉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思索。
- 相思泪:具体化思念的痛苦。
- 离鸾:象征离别与失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老矣坡仙”是什么意思?
- A. 年轻的文人
- B. 年老的文人
- C. 失去的爱人
- D. 自然的景色
-
诗中的“相思泪”是指什么?
- A. 喜悦的眼泪
- B. 思念的眼泪
- C. 愤怒的眼泪
- D. 疲惫的眼泪
-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比喻和拟人
- B. 排比和夸张
- C. 反问和设问
- D. 对比和对仗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张尔田的《沁园春·鹤云有燕亡之悼》在表现手法上更为细腻,情感层次更加丰富,而李清照则以直白的情感表现为主,展现了不同风格的古典词作。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