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寿杜默齐,时至仕,寓吴门僧舍,吾》
时间: 2025-01-22 07:35: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寿杜默齐,时至仕,寓吴门僧舍,吾》
——谢应芳〔元代〕
脱屐红尘,移家碧山,娑罗树边。
有两儿冠带,眼前腾踏,诸孙文采,膝下联翩。
石几焚香,冰瓯涤笔,重注羲经得异传。
余无事,但观云默坐,听雨高眠。
龟巢幸与相连。
饮湖水清如饮菊泉。
问绛人甲子,今逾四百,皇家钟乳,何用三千。
银艾忘情,玉枝无憾,一味清闲足引年。
升平也,看天恩赐帛,雪发垂肩。
白话文翻译
抛掉鞋子走出红尘,迁居到碧山的娑罗树下。
有两个孩子穿着冠带,眼前腾跃,孙辈们文采斐然,
在膝下缠绕。石桌上焚香,冰冷的酒杯洗笔,
又一次重新注入《羲经》的不同解读。
我无事可做,只是默默观云,听着雨声高眠。
龟巢与我幸好相连。
饮湖水清澈如饮菊花泉。
问那红衣人今已逾四百年,
皇家钟乳何需三千年。
忘却情感的银艾,毫无遗憾的玉枝,
一味的闲适足以引领年华。
安宁的年代,看天恩赐的锦帛,
白发垂肩。
注释
- 脱屐红尘:脱掉鞋子,离开红尘,象征归隐和脱离世俗。
- 娑罗树:一种树木,常与佛教相关,表示清静和安宁。
- 羲经:指《易经》,古代经典之一,蕴含深厚的哲理。
- 龟巢:象征着安稳和长寿的地方。
- 饮湖水清如饮菊泉:湖水清澈,暗喻自然之美与清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应芳,元代诗人,以其诗作风格独特而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他的作品多描绘隐逸生活,情感细腻,充满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谢应芳隐居的时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感悟。诗中描绘的生活场景与自然景观,展示了他对宁静生活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沁园春》透过清新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家族的珍视。开头的“脱屐红尘,移家碧山”,传达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和对山水田园的渴望。娑罗树边的家居生活,“有两儿冠带,眼前腾踏”,不仅描绘了家庭的幸福,也表达了对下一代的期望。
诗中,“石几焚香,冰瓯涤笔”的意象,显示了诗人追求高雅、清净的精神追求,而“余无事,但观云默坐,听雨高眠”,则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最后,诗人以“升平也,看天恩赐帛,雪发垂肩”结束,既是对长寿与安宁的祝愿,也是一种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归隐自然、享受生活的态度,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脱屐红尘:脱鞋离开尘世,象征归隐。
- 移家碧山:迁居到青翠的山中,表现对自然的追求。
- 娑罗树边:在娑罗树下安家,强调清静。
- 有两儿冠带:描写儿子们的成长。
- 眼前腾踏:生动地展现孩子们的活泼。
- 诸孙文采:孙子们的才华,表现家族的兴旺。
- 石几焚香:石桌上焚香,体现清雅的生活情趣。
- 冰瓯涤笔:用冰冷的酒杯洗笔,象征文人情怀。
- 重注羲经得异传:重新注解《易经》,显示学术追求。
- 余无事,但观云默坐:无所事事,只想静坐观云。
- 听雨高眠:在雨声中入睡,享受宁静。
- 龟巢幸与相连:与长寿的龟巢相连,寓意安稳。
- 饮湖水清如饮菊泉:湖水清澈,如同饮菊花泉,享受自然之美。
- 问绛人甲子:向红衣人询问历史。
- 今逾四百:指代历史悠久。
- 皇家钟乳,何用三千:对皇家荣耀的思考。
- 银艾忘情:忘情的银艾,象征超然。
- 玉枝无憾:毫无遗憾的玉枝,体现安然自得。
- 一味清闲足引年:清闲的生活丰富了人生。
- 升平也:生活安宁,政治平稳。
- 看天恩赐帛:感恩于天的恩赐。
- 雪发垂肩:白发垂肩,彰显岁月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隐逸,表达内心的宁静。
- 对仗:如“银艾忘情,玉枝无憾”,形成和谐的音律。
- 排比:诗中多次使用排比结构,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隐逸生活的理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家庭的珍视和对长寿安宁的向往。通过对宁静生活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从容与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尘:象征世俗与烦扰。
- 碧山: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娑罗树:暗示清净和佛教文化。
- 石几:象征文人的生活情趣。
- 湖水:象征自然的纯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碧山”象征什么?
- A. 喧闹的城市
- B. 归隐的理想
- C. 战争的残酷
-
“余无事,但观云默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 A. 焦虑
- B. 平静
- C. 忧愁
-
诗中提到的“饮湖水清如饮菊泉”是为了表现什么?
- A. 水的清澈
- B. 美食的丰富
-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
- B. 归隐的理想
- B. 平静
- C. 自然的美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沁园春》和《静夜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多地描绘了家庭生活与隐逸的理想,而后者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的情感。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