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谷山房》
时间: 2025-01-11 11:49: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从山中来,为言山中居。
种树不作琴,清阴常绕庐。
翛然窗几间,中有竹素书。
上窥圣人奥,下抉百氏殊。
寥寥千古意,问子今何如。
勿学臧与穀,亡羊苦多途。
愿企心斋人,不远复尔初。
归抚庭前柯,应见双凤雏。
白话文翻译:
有客从山中而来,告诉我山中生活的情景。
在那里种树却不弹琴,清幽的阴影常常环绕着小屋。
窗外几间房子,里面有竹简和素书。
向上窥探圣人的深奥,向下挖掘百家的不同。
古今的思想寥寥无几,问你如今又怎样呢?
不要学习臧与穀,失羊的痛苦实在太多。
希望能仰望心志高远的人,不要远离你最初的本心。
归来抚摸庭前的树枝,应该能看到双凤的幼雏。
注释:
- 客:指客人,山中来客。
- 山中居:山中居住的生活。
- 清阴:指清幽的阴影。
- 翛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 竹素书:竹简和素白的书信,象征文化和学问。
- 圣人奥:指圣人的深刻道理。
- 百氏殊:指众多学派的不同。
- 臧与穀:指春秋时期的臧孙和穀梁,象征名士。
- 亡羊苦多途:失羊的比喻,意指失去的痛苦。
- 心斋人:志向高远、内心清净的人。
- 双凤雏:象征美好的未来和希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胡翰,明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隐居的生活中,反映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思索与批判。
诗歌鉴赏:
《桐谷山房》是一首表达隐逸生活情趣的诗作,诗人在山中与自然和谐共生,反映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的“种树不作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强调了生活的简单与宁静,而“清阴常绕庐”则描绘了山中生活的清幽环境,营造出一种安详的氛围。
诗人以“上窥圣人奥,下抉百氏殊”展现了对广博学问的追求,体现了他对文化的热爱与对人生产生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勿学臧与穀,亡羊苦多途”则表达了对名利的警惕,劝诫人们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不要迷失在复杂的人生道路中。整首诗通篇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情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讲述客人从山中来到诗人面前,分享山中生活的情景,强调隐居的乐趣。
- 第二联通过种树与不作琴,表现了生活的简单与自然的和谐。
- 第三联提及窗外几间房子,内有书籍,传达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
- 第四联则探讨了古今智慧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不同学派的反思。
- 末尾两联则引导读者反思人生道路,提醒保持初心与志向。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上窥圣人奥,下抉百氏殊”,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亡羊”比喻失去的痛苦,形象生动,易于引起感情共鸣。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薄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思想。
意象分析:
- 山:象征隐逸与自然,代表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 树:象征生命与宁静,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 书:象征知识与智慧,表达对文化的追求。
- 凤:象征希望与美好,传递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种树不作琴”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 A. 追求音乐
- B. 追求自然
- C. 追求名利
-
“勿学臧与穀”是在劝诫人们什么?
- A. 追求知识
- B. 保持初心
- C. 追求财富
-
“双凤雏”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失落
- B. 希望
- C. 知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但其更强调了秋天的意境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而胡翰的《桐谷山房》则更侧重于对学问的追求与对世俗的超脱。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赏析》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