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倅萧大夫借前韵见赠复和答之》

时间: 2025-01-10 22:42:40

生还粗胜虞,早退不如疏。

垂死初闻道,平生误信书。

风涛惊夜半,疾病送灾余。

赖有萧夫子,幽怀得少摅。

心闲诗自放,笔老语翻疏。

赠我皆强韵,知君得异书。

滔滔沮叟是,绰绰孟生余。

一笑沧溟侧,应无愤可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还粗胜虞,早退不如疏。
垂死初闻道,平生误信书。
风涛惊夜半,疾病送灾余。
赖有萧夫子,幽怀得少摅。
心闲诗自放,笔老语翻疏。
赠我皆强韵,知君得异书。
滔滔沮叟是,绰绰孟生余。
一笑沧溟侧,应无愤可摅。

白话文翻译

我活着还算胜过了虞舜,但早早退隐不如随意放松。
临终时才听闻真理,平生却错信了书籍。
半夜里,风浪惊动了我,疾病带来了灾难。
幸好有萧夫子在,幽幽的心情得以稍微舒展。
心中闲适,诗句自然而然流淌,老了的笔头,言语变得疏淡。
你赠我的都是强韵,知道你得到的也是不同的书籍。
滔滔的沮叟(李白)如此,绰绰的孟试(孟浩然)亦在。
一笑沧海一侧,应该无愤懑可抒发。

注释

  • 虞舜:古代贤君,常被用来比喻仁德之君。
  • 萧夫子:指代诗人萧逸,可能是苏轼的朋友或尊敬的前辈。
  • 沮叟:指李白,因其性情豪放,诗风奔放而著称。
  • 孟生:指孟浩然,以清新自然的山水诗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风洒脱、豪放,作品涵盖诗、文、词,广泛反映了他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苏轼晚年时写给朋友萧大夫的,表达了他对人生、友谊、创作的感慨。正值他仕途坎坷之际,心境愈发沉静,寄情于诗,抒发内心的无奈与豁达。

诗歌鉴赏

《广倅萧大夫借前韵见赠复和答之》是一首体现苏轼淡泊心境的诗作。全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诗的开头,用“生还粗胜虞”来表达他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感慨,虽未如理想中的伟人虞舜那样完美,但活着本身便是胜利。接着,诗人回顾一生,感叹自己误信书籍,未能洞察真理,直至临终才有所领悟。

“风涛惊夜半,疾病送灾余”描绘了诗人面对病痛与困扰时的无奈与压抑,但在“赖有萧夫子,幽怀得少摅”中,又体现出诗人对友谊的依赖与珍视,萧夫子为其带来了些许心灵的慰藉。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自我反省,“心闲诗自放”,诗句自然流淌,展现出他对创作的自在。最后以“滔滔沮叟”和“绰绰孟生”作结,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诗歌传统的继承与追求,使全诗在淡淡的忧伤中透出一丝清新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生还粗胜虞:指生存的状态虽不完美,但胜过理想中的贤者。
  2. 早退不如疏:早早退隐不如随意放松心态。
  3. 垂死初闻道:临终时才明白真理,反映出人生的无奈。
  4. 平生误信书:一生中误信了书籍的教条。
  5. 风涛惊夜半:夜间的风浪让人惊恐,暗示内心的动荡。
  6. 疾病送灾余:疾病带来更多的痛苦与灾难。
  7. 赖有萧夫子:感激有萧夫子的陪伴。
  8. 幽怀得少摅:在朋友的陪伴下,心情得以舒展。
  9. 心闲诗自放:内心闲适,诗句自然流露。
  10. 笔老语翻疏:年岁渐长,言语渐显疏淡。
  11. 赠我皆强韵:朋友赠予的诗篇多为强韵之作。
  12. 知君得异书:知道朋友所得到的书籍也与众不同。
  13. 滔滔沮叟是:像李白那样豪放的诗人。
  14. 绰绰孟生余:像孟浩然那样清新的诗人。
  15. 一笑沧溟侧:在大海边微笑,表明心境的开阔。
  16. 应无愤可摅:内心的愤懑已无可抒发,显得豁达。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生还粗胜虞,早退不如疏”,对仗工整,节奏感强。
  • 比喻:风涛与疾病的描写,象征了内心的动荡与困扰。
  • 排比:末尾以“滔滔沮叟”和“绰绰孟生”并列,增强了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反思,对友谊的感激,以及对创作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涛:象征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 疾病:表现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萧夫子:友谊的象征,代表慰藉与支持。
  • :创作的自由与心灵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提到了哪个古代贤君? A. 孟尝君
    B. 虞舜
    C. 孟子
    D. 李白

  2. 诗中“赖有萧夫子”是指? A. 诗人的兄弟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敌人
    D. 诗人的老师

  3. 诗人对自己一生的看法是怎样的? A. 满意
    B. 后悔
    C. 无奈
    D. 自豪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苏轼与李白的诗风有很大的区别,李白的诗豪放洒脱,而苏轼则更加注重内心的细腻与哲理。两者都在各自的时代中展现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表达。李白的《将进酒》与苏轼的《赤壁赋》在豪情与抒情的表现上形成鲜明对比,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