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斋坐雨》

时间: 2025-01-26 06:22:03

隐几青山时有无,卷帘终日对跳珠。

瀑声穿竹到深枕,雨气逼花香半湖。

剥啄惟应书远至,宫商不断鸟相呼。

欲传归客沉冥意,写寄南堂水墨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隐几青山时有无,
卷帘终日对跳珠。
瀑声穿竹到深枕,
雨气逼花香半湖。
剥啄惟应书远至,
宫商不断鸟相呼。
欲传归客沉冥意,
写寄南堂水墨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湖畔小屋中对雨的感受。隐隐的青山时而可见,卷起窗帘,整天对着跳动的水珠。瀑布的声音透过竹林传到床边,雨气逼近,花香弥漫在湖面。鸟儿的啼叫仿佛是在回复远方的书信,音乐声不断在空中回响。诗人想要传达回归的旅客在雨中的沉思与情感,便用水墨画的方式寄去这份意蕴。


注释:

  • 隐几:隐约的桌子,几指小桌。
  • 跳珠:指水珠在雨中跳动。
  • 瀑声:瀑布的声音,传入耳中。
  • :迫近,压迫。
  • 剥啄:鸟啄食,剥开食物。
  • 宫商:指音乐的调子,寓意鸟鸣声。
  • 沉冥:沉思、迷惘的状态。
  • 南堂:指南方的厅堂,可能是诗人所向往的地方。
  • 水墨图:水墨画,表现水的意境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曾寿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融合了自然风光与内心情感,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雨天,诗人在湖畔的小屋中,感受着雨声、鸟鸣和自然的气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湖斋坐雨》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深刻情感的诗。诗中描绘了在雨天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首联“隐几青山时有无”通过“隐”字表现了山的朦胧,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意境深远的雨天场景;“卷帘终日对跳珠”则表现诗人在雨中凝视窗外,水珠在窗户上跳动的生动场景,富有动感。

中间部分“瀑声穿竹到深枕,雨气逼花香半湖”通过声音与气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瀑布的声音与花香的逼近,使得整个湖面彷佛都在呼吸,诗人通过感官的体验,传达出一种和谐的自然美。

最后两句“欲传归客沉冥意,写寄南堂水墨图”则转向了思考与情感的表达,诗人将对友人的思念融入水墨画的意象中,仿佛想通过画作传达自己内心的沉思与情感。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人际关系的反思,深刻而富有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隐几青山时有无:青山在雨雾中时隐时现,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2. 卷帘终日对跳珠:整天对着窗外的水珠,表现出诗人的闲适和对自然的观察。
  3. 瀑声穿竹到深枕:瀑布的声音透过竹林传来,直达床边,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
  4. 雨气逼花香半湖:雨水的气息逼近,花香弥漫在湖面,生动地描绘了雨天的气氛。
  5. 剥啄惟应书远至:鸟儿的啼叫仿佛在回应远方的书信,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6. 宫商不断鸟相呼:音乐的调子与鸟鸣交织,形成了一种悦耳的背景。
  7. 欲传归客沉冥意:想要表达回归的旅客的沉思与情感。
  8. 写寄南堂水墨图:通过水墨画寄去这种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南方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进行对比,增强诗的表现力。
  • 拟人:鸟鸣与书信的联系,赋予鸟儿情感。
  • 对仗:如“宫商不断鸟相呼”与“剥啄惟应书远至”,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宁静而深刻的情感,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象征洗净心灵的洗礼。
  • 瀑声:象征大自然的声音,带来生机。
  • 花香:象征生命的芬芳与希望。
  • 水墨图:象征艺术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隐几青山时有无”意思是: A. 青山总是可见的
    B. 青山时而可见,时而隐去
    C. 青山在雨中消失
    D. 青山在阳光下更美

  2. “卷帘终日对跳珠”中“跳珠”指的是什么? A. 水珠在雨中跳动
    B. 珠宝在阳光下闪耀
    C. 小鸟在水面上跳跃
    D. 云朵在天空中移动

  3. “欲传归客沉冥意”中“沉冥意”指的是什么? A. 忧伤的情感
    B. 思念的情绪
    C. 快乐的心情
    D. 生气的想法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湖斋坐雨》《春夜喜雨》:两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象,前者着重于雨天的宁静与思考,后者则表现了春雨的轻柔与生机,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曾寿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