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 其三》
时间: 2025-01-11 19:58:01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纪事 其三
作者: 黄遵宪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彼党讦此党,党魁乃下流。
少作无赖贼,曾闻盗人牛。
又闻挟某妓,好作狭邪游。
聚赌叶子戏,巧术妙窃钩。
面目如鬼蜮,衣冠如沐猴。
隐慝数不尽,汝众能知不?
是谁承馀窍,竟欲粪佛头。
颜甲十重铁,说恐难遮羞。
此党讦彼党,众口同一咻。
白话文翻译:
这边的党派揭发那边的党派,党魁却是个下流之人。
他们只会做一些无赖的勾当,我曾听说有盗贼偷了牛。
还听说他们私通某些妓女,喜欢搞一些肮脏的事情。
聚赌打牌,巧妙地偷窃。
他们的面目像鬼魅,衣着却像沐猴。
隐秘的丑事数不胜数,你们知道吗?
是谁在暗中操控,竟然想要亵渎佛祖的头颅。
即使用十重铁甲来掩饰,也恐怕难以遮住羞耻。
这边的党派揭发那边的党派,众人齐声嘲讽。
注释:
- 讦(jié):揭发,告发。
- 下流:指品德低下,行为不端。
- 无赖贼:指不法之徒。
- 某妓:指某个妓女。
- 狭邪游:指肮脏的行为。
- 聚赌:指聚在一起赌博。
- 叶子戏:一种赌博游戏。
- 巧术妙窃钩:指用巧妙的手段进行偷窃。
- 鬼蜮:形容狡诈阴险的人。
- 沐猴:比喻外表伪善但内心卑劣的人。
- 隐慝:隐秘的丑事。
- 粪佛头:亵渎佛教,极为不敬的行为。
- 颜甲:指用面具或其他东西来掩盖面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遵宪(1848-1905),字季刚,号惕庵,晚号独醒,清代诗人、政治家、翻译家及维新派代表之一。他的诗风以直白、犀利著称,常常反映社会时事和政治丑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末,正值变革与动荡的时期,政局腐败,社会黑暗。黄遵宪以诗抒发对时局的不满,批判政治腐败和社会丑恶,表达对清政府的失望与愤怒。
诗歌鉴赏:
《纪事 其三》深刻揭示了清末中国政治腐败与社会风气败坏的现状。诗中通过对党派内斗、贪腐、丑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与愤怒。开篇两句“彼党讦此党,党魁乃下流”,直接点明了党派之间的相互揭发,显示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与卑劣。而后对无赖贼的描绘,揭露了其中的丑陋行为,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诗中“面目如鬼蜮,衣冠如沐猴”,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呈现了那些伪善而内心卑劣的人的真实面目。结尾部分通过反问“汝众能知不?”和“此党讦彼党,众口同一咻”,更加深了诗歌的讽刺意味,呼唤人们的觉醒与反思。
整首诗以犀利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成为黄遵宪在清末维新运动中重要的文学作品,体现了其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对社会现状的控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彼党讦此党,党魁乃下流:揭示了党派之间互相揭发的丑陋现象,党魁的卑劣行径暗示了政治的腐败。
- 少作无赖贼,曾闻盗人牛:指控这些人毫无正义感,甚至偷盗。
- 又闻挟某妓,好作狭邪游:揭露了党内人士的堕落,暗指不当行为。
- 聚赌叶子戏,巧术妙窃钩:描绘了他们沉迷于赌博与偷盗的丑态。
- 面目如鬼蜮,衣冠如沐猴:通过对比,形象地描述了他们的虚伪。
- 隐慝数不尽,汝众能知不?:质问众人是否知道这些隐秘的丑事。
- 是谁承馀窍,竟欲粪佛头:暗指有人在背后操控,亵渎宗教。
- 颜甲十重铁,说恐难遮羞:即使用再多的伪装,也无法掩盖内心的丑陋。
- 此党讦彼党,众口同一咻:总结全诗,讽刺这种互揭的现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面目如鬼蜮”,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节奏感。
- 反问:通过反问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全诗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清末政治的腐化,批判了社会风气的败坏,展现了作者对国家与社会的深切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党派:象征政治斗争与权力的争夺。
- 无赖贼:象征社会的败坏与道德沦丧。
- 鬼蜮:象征阴险与狡诈。
- 佛头:象征信仰与精神世界的亵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无赖贼”指的是哪类人? A. 正直之士
B. 不法之徒
C. 文人雅士
D. 农民 -
诗中提到的“面目如鬼蜮”是指什么样的人? A. 美丽的人
B. 正义的人
C. 阴险狡诈的人
D. 高尚的人 -
诗的主题思想是? A. 赞美自然
B. 批判政治腐败
C. 颂扬英雄
D. 描述爱情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兵车行》
诗词对比:
- 黄遵宪《纪事》与杜甫《兵车行》:两者都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民苦难,但黄遵宪更侧重于政治腐败的揭示,而杜甫则多描写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遵宪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