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布夷韩彭诛,国夺名亦陨。
芮王独以正,百世荣如近。
至今园中草,欲践犹不忍。
白话文翻译:
布夷和韩彭被杀,国家的名声也随之陨落。
芮王独自以正义为先,百世之后仍然像今天一样光荣。
直到现在园中长满了草,想要踏上去却又不忍心。
注释:
- 布夷:指布夷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小国。
- 韩彭:指韩彭二人,是历史上著名的谋士。
- 芮王:指春秋时期的芮国国君,以正义闻名。
- 百世:指许多代。
- 园中草:指园中的草木,象征着历史的积淀。
- 欲践犹不忍:想要践踏却又觉得不忍心,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怀念。
典故解析:
- 布夷韩彭:在中国历史上,布夷和韩彭因反对暴政而遭到诛杀,象征着忠臣的悲惨结局。
- 芮王:以正义著称的君主,代表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与正义感。
- 园中草: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草木象征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沧桑。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彭汝砺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历史感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兴盛之际,诗人通过园中草木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思考,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与深刻的历史思考,展现了彭汝砺对古代忠臣悲剧的反思。开头两句提到布夷和韩彭的悲惨命运,指出国家名声的陨落,暗示在权力斗争中忠臣的无奈与悲哀。而芮王作为正义的象征,其光荣的事迹被后世铭记,形成强烈的对比,体现出对正义与忠诚的追求。最后两句“至今园中草,欲践犹不忍”则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贤的追思,情感真挚而深邃,令人深思。整首诗不仅在字句上简洁而有力,更在情感上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使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责任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布夷韩彭诛:揭示历史悲剧,忠臣被杀的事实。
- 国夺名亦陨:说明国家的名声随之消失,表明忠臣与国家的紧密联系。
- 芮王独以正:强调芮王的正义与道德立场,突出其重要性。
- 百世荣如近:表明其正义的影响力超越时间,永存于世。
- 至今园中草:园中草木象征历史的积淀,反映时代的变迁。
- 欲践犹不忍:表达对历史的尊重与怀念,展现感情的细腻。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布夷韩彭”与“国夺名陨”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园中草象征历史的沉淀,表达了对历史的敬意。
- 反复:强调对正义的追求和对历史的反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忠臣悲剧的描述与对正义的追求,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道德的坚持,揭示了历史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 园中草:象征历史的积淀与变迁,代表着过去的忠诚与牺牲。
- 正义:芮王的象征,代表着对社会公理与道德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布夷和韩彭的结局是什么?
- A. 成功
- B. 被杀
- C. 隐退
- D. 迁徙
-
芮王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权力
- B. 正义
- C. 富贵
- D. 胆怯
-
最后两句“欲践犹不忍”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无奈
- C. 敬畏
- D. 期待
答案:
- B. 被杀
- B. 正义
- C. 敬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篇,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了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吴园》: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但《吴园》更侧重于历史与忠诚的思考,而《春江花月夜》则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