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出城南行》
时间: 2025-01-11 19:54: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昨日出城南,战阵如云屯。
兵刃欲相接,杀气方腾掀。
黄尘塞天地,日月为之昏。
壮士仗忠义,不忘丧其元。
奋然为前驱,誓报明主恩。
卒伍皆贾勇,翕合无异言。
唯欲纾祸难,岂辞职属橐鞬。
元戎既启行,旌旆交缤繙。
谓当奏凯还,受爵效屏藩。
众寡力不侔,傍复乏外援。
战久俄败衂,靡闻钲鼓喧。
军中纪律严,致死无敢奔。
全理由同陷没,千万无一存。
肢体膏草莽,血流成川源。
国虽加恤典,莫能返其魂。
白骨蔽四野,鬼哭多烦冤。
怀哉唐虞君,大德罔亏骞。
垂衣成至治,万国皆晏然。
齐威虽霸主,亦赖仲父贤。
九合不以兵,仲尼所称传。
兵乃不祥器,圣贤尝戒旃。
人苟服其仁,斯亦何用焉。
白话文翻译:
昨天我出城向南行,战阵如同乌云般聚集。
兵器即将接触,杀气正如风暴般翻腾。
黄土尘埃遮蔽天地,日月因此而变得昏暗。
壮士凭借忠义,不忘丧失其元气。
他毅然奋勇当先,立誓报答明主的恩惠。
战士们皆是勇敢之人,心意一致无异。
他们只想解除灾难,岂会辞退职责与金钱。
元帅已经启程,旗帜交错纷飞。
大家都以为要凯旋归来,受封效忠于国君。
众寡之力不相当,旁边也缺乏外援。
久战之中终是败退,听不见锣鼓的喧闹。
军中纪律严明,致死也无人敢逃。
全军的命运都同样陷入绝境,千万无一幸存。
尸体如草莽般遍地,鲜血流成洪流。
国家虽然设立抚恤典章,却无法挽回他们的灵魂。
白骨覆盖四野,鬼魂哭泣多有冤屈。
怀念啊唐虞的君主,大德无亏的伟业。
垂衣而治,万国皆安宁。
齐威虽然是霸主,也需要仲父的贤良。
九合不以兵,仲尼所称的传说。
兵器乃是不祥之器,圣人贤者曾经警惕过。
人只要服从仁义,这又何必用兵呢?
注释:
- 战阵如云屯:形容战斗的气氛,战士们如云般聚集。
- 杀气方腾掀:杀气正在翻腾,形容战争的紧迫气氛。
- 壮士仗忠义:壮士凭借忠义之心。
- 丧其元:失去元气,这里指战死。
- 元戎:指元帅,军事首领。
- 旌旆交缤繙:旗帜交错纷飞,形容阵势浩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文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在诗中展现出强烈的忠义情怀和对国家的忧虑,体现出盛世与乱世的对比。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战乱时期,表现了战士们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牺牲精神,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的无情摧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战斗场景开篇,描绘出战阵的紧张气氛与壮士们的忠义。诗人用“黄尘塞天地,日月为之昏”来形容战争带来的惨烈与黑暗,展示了战斗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接着,诗中展现了战士们不畏生死的气概,他们誓言为国报恩,表现出一种高尚的忠诚精神。然而,随着战斗的深入,诗人逐渐揭示了战争的无情与悲惨,军队缺乏外援、纪律严明却也无能为力,最终以全军覆没收场,令人心痛。诗的最后,诗人通过对古代贤君的怀念,表达了对和平与仁义的向往,反思了战争的意义,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日出城南,战阵如云屯。”:描绘出城南出征的壮观场面,战士们聚集如云。
- “兵刃欲相接,杀气方腾掀。”:战斗即将开始,杀气腾腾。
- “黄尘塞天地,日月为之昏。”:战争令天地昏暗,生灵涂炭。
修辞手法:
- 比喻:“战阵如云屯”,形象生动地表现战斗场面。
- 对仗:“众寡力不侔,傍复乏外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
诗主要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忠诚,同时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历史贤君的怀念,揭示了兵器的悲剧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战阵:象征战争与冲突。
- 杀气:象征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的威胁。
- 白骨:象征战争的死亡与悲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战斗场面是什么样的?
- A. 平和安宁
- B. 战阵如云屯
- C. 充满欢乐
-
诗人用什么来形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 A. 黄尘塞天地
- B. 繁花似锦
- C. 笑语欢声
-
诗中提到的贤君是谁?
- A. 齐威
- B. 唐虞
- C. 仲父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杜甫和释文珦均描绘了战争与人民苦难,但杜甫更多地关注于民生与国事,而释文珦则着重表现忠义精神与战士的气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