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枝 其一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作者:俞彦 〔明代〕
巴江迎神打鼓鼙。 山花红映女巫衣。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巴江边,人们迎接神灵时敲打着战鼓。山上的红花映照着女巫的衣裳,显得格外鲜艳。
注释: 字词注释:
- 巴江:指流经四川盆地的一条河流,这里代指四川地区。
- 打鼓鼙:敲打战鼓,鼙是古代的一种军鼓。
- 山花:山上的野花。
- 红映:红色的花朵映照。
- 女巫:古代从事祭祀活动的女性。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主要描述了四川地区迎神时的热闹场景和女巫的形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彦,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民间风俗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四川地区迎神时的民俗活动,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四川地区迎神时的热闹场景。"巴江迎神打鼓鼙"一句,以鼓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热烈的氛围。"山花红映女巫衣"则通过色彩的对比,突出了女巫的形象,使其在红花映衬下显得更加神秘和引人注目。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充分展现了明代诗人对民间风俗的敏锐观察和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巴江迎神打鼓鼙":这句诗描绘了迎神时的热闹场面,鼓声震天,象征着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欢迎。
- "山花红映女巫衣":这句诗通过色彩的对比,突出了女巫的形象,红花与女巫衣裳的红色相映成趣,增添了神秘和艳丽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山花的红色与女巫衣裳的红色进行对比,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象征:鼓声象征着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欢迎,女巫的形象则象征着神秘和神圣。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迎神时的热闹场景和女巫的形象,展现了四川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巴江:象征着四川地区。
- 打鼓鼙:象征着热闹和庄严。
- 山花:象征着自然和生命力。
- 女巫:象征着神秘和神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巴江”是指哪里的河流? A. 四川盆地 B. 长江 C. 黄河 D. 珠江
-
诗中的“打鼓鼙”象征着什么? A. 战争 B. 热闹和庄严 C. 悲伤 D. 平静
-
诗中的“山花红映女巫衣”通过什么修辞手法增强了视觉效果? A. 比喻 B. 拟人 C. 对比 D. 排比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孙光宪的《竹枝词》:同样描绘了四川地区的民俗风情。
- 皇甫松的《竹枝词》:风格相近,同样以描绘民间风俗为主。
诗词对比:
- 孙光宪的《竹枝词》与俞彦的这首诗在风格和题材上相近,都描绘了四川地区的民俗风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收录了俞彦及其他明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明代诗词的风格和特点。
- 《四川民俗文化》:详细介绍了四川地区的民俗风情,有助于理解诗中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