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吉甫第乃谢镇西故居中间常为佛刹而双桧则旧物也刘梦得有诗因赋其韵》
时间: 2025-01-11 14:56: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国悲凉古木奇,
势分庭下蔚相差。
霜根半露出林虎,
昼影全舒破贼旗。
宝界曾回铺地色,
节旄还映插云枝。
刘郎风韵知难敌,
儒帅端能表异时。
白话文翻译
故乡的景色令人感到悲凉,古老的树木显得格外奇特。庭院的形势分开,苍翠的树木显得差异很大。霜冻的根部半露在外,像是林中的猛虎。阳光照射之下,破旧的贼旗在白昼中完全舒展。宝贵的界限曾经铺展成大地的颜色,节旗的影子依然映在云树之上。刘郎的风采实在难以匹敌,而儒生的风范却能展现出不同的时代。
注释
- 故国: 指作者的故乡,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悲凉之情。
- 古木: 形容古老的树木,象征着历史的沧桑。
- 霜根: 指树木的根部,因霜冻而显露,象征着艰难的生存环境。
- 破贼旗: 指被打败的敌军的旗帜,象征着战斗与胜利。
- 宝界: 指珍贵的地方或境界,象征着理想或美好的事物。
- 节旄: 指节旗和旄头,古代用以指挥军队的标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希言,号逸舟,宋代诗人,以词作闻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词。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之仪对故乡的怀念之时,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缅怀和对现状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古木和霜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诗歌鉴赏
李之仪的这首诗以故乡的古木和庭院的苍翠开篇,生动描绘了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场景。诗中通过对古木的描写,传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与悲凉之情。古木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呈现,更是岁月沉淀的象征,代表着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
“霜根半露出林虎,昼影全舒破贼旗。”这一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历史事件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古木的坚韧,另一方面是破贼旗的消失,象征着历史的胜利和新的希望。
“宝界曾回铺地色,节旄还映插云枝。”这一句则将视野从个人的情感扩展到社会的变迁,表现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而最后两句以“刘郎”和“儒帅”的对比,强调了不同风范代表的时代特征,展现出李之仪对文化与时代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之仪深厚的诗歌功底,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充满历史感与人文情怀的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故国悲凉古木奇: 故乡的景色令人感到悲凉,古老的树木显得格外奇特。
- 势分庭下蔚相差: 庭院的形势分开,苍翠的树木显得差异很大。
- 霜根半露出林虎: 霜冻的根部半露在外,像是林中的猛虎。
- 昼影全舒破贼旗: 阳光照射之下,破旧的贼旗在白昼中完全舒展。
- 宝界曾回铺地色: 宝贵的界限曾经铺展成大地的颜色。
- 节旄还映插云枝: 节旗的影子依然映在云树之上。
- 刘郎风韵知难敌: 刘郎的风采实在难以匹敌。
- 儒帅端能表异时: 儒生的风范却能展现出不同的时代。
修辞手法
- 比喻: “霜根半露出林虎”,将树根比作猛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自然的力量。
- 对仗: 整首诗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视觉和听觉的美感。
- 象征: 古木、霜根、破贼旗等意象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反映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古木与历史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受,展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木: 代表历史与时间的沉淀,象征着人们对过去的怀念。
- 霜根: 体现艰辛的生存环境,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 破贼旗: 象征着战斗与胜利,反映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 节旄: 代表着理想与希望,展现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古木”是指什么?
- A. 新树
- B. 老树
- C. 竹子
- D. 花草
-
“霜根半露出林虎”的比喻意在表达什么?
- A. 生机勃勃
- B. 力量与坚韧
- C. 美丽的风景
- D. 破败的环境
-
诗中提到的“刘郎”代表什么?
- A. 文人
- B. 武将
- C. 農夫
- D. 商人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李之仪的作品都关注历史与个人情感,但李白的风格更为豪放,而李之仪则更显细腻与沉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词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