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去言相别二年忽得书知在吴中答书偶成》
时间: 2025-01-26 04:38: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宦路相逢一笑休,共知身世两虚舟。
楚材有用谁青眼,赵将无功枉白头。
会见姓名通北阙,何妨风韵冠南州。
求田接武如凫鹥,只欠元龙百尺楼。
白话文翻译:
在仕途上相遇,彼此一笑而过,
都知道各自的身世如同两只虚幻的小船。
楚国的人才有谁会被重视呢?
赵国的将领没有功劳,白头苍苍却无所作为。
如果见面,名字可以通报给北方的朝廷,
何妨在南方的风韵中称雄一方呢?
想要耕田接武就像是浮云飞鸟,
只差一栋高百尺的元龙楼。
注释:
- 宦路:指仕途,官场之路。
- 虚舟:比喻人生如船,漂泊不定。
- 楚材:指楚国的人才,暗指被忽视的优秀人才。
- 赵将:指赵国的将领,这里用来代表无功而返的将领。
- 通北阙:指在北方的朝廷中能够被认可。
- 南州:指南方,代表一种风韵与气度。
- 求田接武:意指希望能够拥有土地并参与军事活动。
- 元龙百尺楼:元龙是传说中的龙,象征着高贵和权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约1060-约1110),字子仪,号白云,宋代词人,生于浙江。李之仪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成就,曾任职于多个地方官职。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与友人分别两年后,收到对方的书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仕途的感慨。诗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困境与理想,体现了对名利的思考。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轻松的语气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和对人生的感慨。开头以“宦路相逢”引入,表明了两人相遇的偶然与短暂,借“虚舟”形象地反映出人生的无常。接着通过对楚材与赵将的比较,表达了对才华被忽视的无奈,并揭示出在竞争激烈的官场中,个人的努力常常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
“会见姓名通北阙”,则是对未来的向往与对名声的渴望,显示出士人对朝廷的追求;而“南州”的提及则暗示了对南方生活的向往与自信。最后一联以“求田接武如凫鹥”总结,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虽有理想,但现实中却有许多阻碍。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和流畅的节奏中,既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宦路相逢一笑休:在仕途上相遇,只是一笑而过。
- 共知身世两虚舟:我们都知道各自的身世如同虚幻的小舟,飘浮不定。
- 楚材有用谁青眼:楚国的人才有谁会被重视呢?
- 赵将无功枉白头:赵国的将领没有功劳,白头苍苍却无所作为。
- 会见姓名通北阙:如果见面,名字可以通报给北方的朝廷。
- 何妨风韵冠南州:何妨在南方的风韵中称雄一方呢?
- 求田接武如凫鹥:想要耕田接武就像是浮云飞鸟。
- 只欠元龙百尺楼:只差一栋高百尺的元龙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虚舟”比喻人生无常。
- 对仗:如“楚材有用”和“赵将无功”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排比:在“会见姓名通北阙,何妨风韵冠南州”中,形成排比结构,使情感更加鲜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仕途的无奈与理想的追求,体现了士人在纷繁复杂的人生中所感受到的渺小与无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虚舟:象征人生的漂泊与无常。
- 楚材、赵将:代表被忽视的人才与无功的将领,反映出人才与成就之间的距离。
- 北阙:象征权力与名声的中心。
- 南州:象征风雅与理想生活的地方。
- 元龙百尺楼:象征高理想与成就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宦路”指的是? A. 仕途
B. 乡村
C. 海路
D. 阶梯 -
诗中“楚材有用”意指? A. 楚国的人才被重视
B. 楚国的人才被忽视
C. 楚国的地理位置优越
D. 楚国的文化丰富 -
“只欠元龙百尺楼”表达了什么? A. 对现实的满足
B. 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C. 对友人的怀念
D. 对仕途的厌倦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理想生活的隐逸境界。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友谊和人生的无常。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李之仪的作品更多表现出士人的欢乐与无奈,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人生苦难,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之仪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