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苏道士
七十臞仙鬓未秋,肯来为我说真休。
归欤恐负青山约,跨鹤吹笙挽不留。
白话文翻译:
这位七十岁的瘦仙人鬓发尚未显白,愿意来为我讲述真正的道理。
他若归去,我恐怕会负了青山的约定,骑鹤吹笙却无法挽留他。
注释:
字词注释:
- 臞仙:瘦弱的仙人,这里指道士的形象。
- 真休:真正的道理或休闲之道,指道教的深奥思想。
- 青山约:与青山的约定,象征自然与理想生活的承诺。
- 跨鹤:骑着仙鹤,传说中道士的交通工具,象征飞升和超脱。
- 吹笙:吹奏笙乐器,象征音乐与道教的和谐。
典故解析:
- “跨鹤”与“吹笙”都是道教文化中的元素,代表了道士的生活方式和追求。
- 青山往往象征着高洁的理想和远离尘世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弥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道教思想的理解,体现出对自然与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送苏道士》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与道士之间的友谊,表达了对道士的敬仰与惜别之情。诗中展现了道教文化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送苏道士》是一首充满哲理的送别诗,诗人以道士的形象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真理的思考和对友人的不舍。开头提到“七十臞仙”,不仅描绘了道士的外貌,还暗示了他的人生智慧与经历。接下来的“肯来为我说真休”则表明诗人对道士的尊重与期待,希望从他那里获得人生的真谛。
诗的后半部分则流露出一种感伤和无奈,尤其是“归欤恐负青山约”,诗人担心道士的离去会使自己与自然的约定无法兑现,显示出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在“跨鹤吹笙挽不留”中,诗人意识到道士的超然与自由,而自己却无法阻止他的离去,暗示了世事无常和人生的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融合了自然、道教和人际关系,情感真挚,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友人的深情惜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七十臞仙鬓未秋:描绘道士年事已高但仍显年轻,暗示他内心的活力与智慧。
- 肯来为我说真休:道士愿意传授真理,显示了他对诗人的关心。
- 归欤恐负青山约:担心道士离去会使自己无法实现与自然的承诺。
- 跨鹤吹笙挽不留:道士骑鹤飞升,象征超脱,诗人无力挽留,表达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跨鹤”比喻道士的超然与自由。
- 对仗:前后两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青山象征理想生活,鹤象征超脱。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道教哲理的探讨与对自然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与人生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臞仙:象征智慧与经历,代表道士的身份。
- 青山:象征理想与自然,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鹤:象征超脱与自由,代表道士的生活方式。
- 笙:象征音乐与和谐,反映出道教文化的特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七十臞仙”的含义是什么? A. 年轻的道士
B. 年长的瘦道士
C. 年轻的诗人
D. 中年的道士 -
诗中提到的“青山约”象征什么? A. 诗人的梦想
B. 友谊的约定
C. 理想的生活
D. 道教的教义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登高》 by 王勃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自然的向往,但《送苏道士》更注重对人际关系和哲理的探讨,而《登高》则强调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