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纸帐
高卧羲皇万虑空,
吟怀剥落杳无踪。
恨渠纸帐关诗梦,
勾引梅花搅一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高卧时心中万事俱空的状态,吟咏的情怀逐渐消逝无踪。诗人感到恨意,因为纸帐阻碍了他对诗的梦想,却又勾起了梅花的情思,搅动了整个冬天的宁静。
注释:
- 羲皇:指的是黄帝,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的祖先。此处用以象征高卧的境界。
- 万虑空:形容心中无所挂虑,达到一种无忧无虑的状态。
- 吟怀:吟咏的情怀。
- 剥落:这里形容情怀的消逝。
- 纸帐:纸制的帐子,象征着隔绝和阻碍。
- 诗梦:对诗歌理想的追求。
- 梅花:象征着清高、孤傲的品格,冬天盛开,寓意诗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弥宁(1055-1101),字仲明,号白云,宋代著名的词人、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优雅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写于诗人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冬季的寒冷与梅花的绽放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诗歌鉴赏:
《纸帐》一诗采用了简练而富有意蕴的语言,通过描绘诗人高卧时的心境,展现了其对诗歌的追求与内心的感慨。首句“高卧羲皇万虑空”,描绘了诗人身处高卧之中,心中却是万般思虑皆空的宁静状态。这种状态让人联想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惬意,仿佛在享受一种与世无争的安逸生活。然而,这种宁静并没有持续太久,接下来的“吟怀剥落杳无踪”则暗示着诗人对诗歌理想的愈发渴望和失落。吟咏的情怀逐渐消逝,正如花瓣从枝头剥落,无法追寻。
而“恨渠纸帐关诗梦”则表现了诗人心中的矛盾与无奈。纸帐成为了他追逐梦想的阻碍,显示出一种隐居生活的局限与孤独。诗人在面对这样的困境时,内心的情感愈加复杂,既有对纸帐的恨意,也有对梅花的勾引,似乎在这个寒冬中,梅花的盛开成了一种希望的象征。
最后一句“勾引梅花搅一冬”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梅花的意象在此不仅仅是自然的表现,更是诗人心灵的投射。梅花在冬天的盛开,象征着坚韧与不屈,激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搅动了他寒冷的冬天。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高卧羲皇万虑空”——高卧在羲皇之下,心中无所牵挂,尽享宁静。
- “吟怀剥落杳无踪”——吟咏的情怀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无踪,表达了内心的失落。
- “恨渠纸帐关诗梦”——对纸帐的恨意,象征着对理想的阻碍,显示出内心的挣扎。
- “勾引梅花搅一冬”——梅花的盛开打破了冬天的沉寂,激起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
-
修辞手法:
- 比喻:纸帐比喻生活的阻隔,梅花象征着希望与坚韧。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内心的孤独感,同时通过梅花的意象展现了希望与坚韧的精神。
意象分析:
- 纸帐:象征着现实生活的束缚与限制。
- 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代表诗人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羲皇”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黄帝
- B. 孔子
- C. 李白
- D. 杜甫
-
诗人对纸帐的情感是怎样的?
- A. 喜爱
- B. 恨意
- C. 无所谓
- D. 理解
-
“梅花”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美丽
- B. 坚韧与希望
- C. 过往
- D. 迷惘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比较史弥宁的《纸帐》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融,但史弥宁更注重对孤独与梦想的反思,而王维则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