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前柏》
时间: 2025-01-27 04:01: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穉柏如婴儿,冉冉三尺长。
移根出涧石,植干对华堂。
重露恣膏沐,清风时抑扬。
我老不耐寒,怜汝堪风霜。
朝夕望尔长,尺寸常度量。
知非老人伴,可入诸孙行。
想见十年後,檐前蔚苍苍。
人来顾汝笑,诵我此诗章。
白话文翻译
这棵幼小的柏树像婴儿一样,缓缓地长到三尺高。
它的根从涧石中移出,树干直立对着华丽的堂屋。
晨露滋润着它,清风时而轻拂,时而摇曳。
我年纪大了,受不了寒冷,怜惜你能抵挡风霜。
我朝夕都在关注你的成长,时常去量你的高度。
你并不是老人陪伴的,应该可以与我的孙子们一起玩耍。
想象十年后,屋檐前你将变得苍翠茂盛。
人们来时看到你会微笑,吟诵我这首诗的篇章。
注释
- 穉柏:幼小的柏树。
- 冉冉:缓慢而稳地生长。
- 华堂:华丽的大厅,常指居所或大殿。
- 重露:晨露,滋润植物的露水。
- 膏沐:滋润,像涂抹油膏一样的滋养。
- 丈量:测量高度。
- 苍苍:指树木茂盛、颜色深绿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弟弟,以其诗文才华和为人处世而闻名。苏辙在诗词方面继承了兄长的风格,作品中常见清雅和质朴的气息。
创作背景
《厅前柏》作于苏辙晚年,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描绘一棵幼小的柏树,寄托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诗歌鉴赏
《厅前柏》是一首充满生命气息的诗,诗中以柏树为喻,表现了生命的坚韧与希望。诗的开头,通过细腻的描写,把一棵幼小的柏树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仿佛我们也能感受到它在阳光和风雨中茁壮成长的情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柏树之上,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诗中“我老不耐寒,怜汝堪风霜”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年轻生命的关怀与怜惜,表现出一种亲切的情感。在对柏树的期望中,诗人不仅看到了自然生长的规律,也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流逝与对后代的寄托。
最后,诗人展望未来,想象着十年后柏树的茂盛景象,映射出对生命延续的美好憧憬。整首诗通过柏树的成长,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悟以及对后辈的关怀,情感真挚而深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穉柏如婴儿,冉冉三尺长:描绘幼小的柏树,生动形象。
- 移根出涧石,植干对华堂:描述柏树的生长环境,显示出它的坚韧。
- 重露恣膏沐,清风时抑扬:描绘自然环境中的滋养,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 我老不耐寒,怜汝堪风霜:表达诗人对年轻生命的关心与怜惜。
- 朝夕望尔长,尺寸常度量:诗人每天注视着这棵树,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
- 知非老人伴,可入诸孙行:暗示柏树将承载未来一代的欢乐。
- 想见十年後,檐前蔚苍苍:展望柏树的未来,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人来顾汝笑,诵我此诗章:描绘了人们对柏树的喜爱与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幼小的柏树比作婴儿,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柏树以生命和情感,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对仗:如“重露恣膏沐,清风时抑扬”,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柏树的成长为主线,表达了生命的坚韧、自然的美丽和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柏树:象征生命的坚韧和长久。
- 晨露:象征滋养和生命的活力。
- 清风:象征自然的恩赐和生命的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穉柏如婴儿”中的“穉柏”指的是: A. 大树
B. 幼小的柏树
C. 枯木 -
填空题:诗人对柏树的成长充满了和的情感。
-
判断题:诗中的“我老不耐寒”表达了诗人对年轻生命的关心。(对/错)
答案
- B
- 关心,期望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厅前柏》:两首诗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苏轼的作品更侧重于哲理性的思考,而苏辙则通过具体的事物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