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皇太后阁六首》
时间: 2025-02-04 15:42: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皇太后阁六首
作者: 苏辙 〔宋代〕
诗歌内容:
寿康朝谒蚤,长信燕闲多。
不有图书乐,其如昼漏何。
玉宇宜朱夏,壶冰生晚凉。
深心念行暍,清夜久焚香。
蚕宫罢采撷,暴室献朱黄。
翕呷霜纨动,阑班采缕长。
六宫无事著嬉游,百药初成及早收。
菖歜还羞十二节,椿年自占八千秋。
万寿仍萦长命缕,虚心不著赤灵符。
民间风俗疑当共,天上清高定尔无。
杨子江心泻镜龙,颇如细縠不摇风。
宫中惊奉秋天月,长照人心助至公。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早晨的寿康殿,早早地朝拜,长信殿中燕子闲游很多。
若没有书籍的乐趣,日子就像漏水一样无趣。
玉宇中的夏天是如此美好,壶中的冰水带来晚上的凉爽。
心中深切地思念着酷热,清夜中长久地点着香。
蚕宫结束了采摘,暴室中献上朱红的黄。
细纱在霜中轻轻摇动,窗外的缕织得悠长。
六宫中无人忙碌,大家都在嬉游,百药初成需要早早收获。
菖蒲羞于仅有的十二节,椿树年年自占八千秋。
万寿缠绕着长命的丝线,心中虚怀不求赤灵的符咒。
民间的风俗疑似可以共存,天上的清高人定是无所畏惧。
杨子江的水如镜子般倒映着龙,细如丝绸,风吹不动。
宫中惊艳地奉上秋夜的明月,长久照亮人心,助力公正。
注释:
字词注释:
- 寿康: 指的是长寿与健康,常用作祝福。
- 长信: 这里指代长信宫,历史上为汉朝的宫殿之一。
- 图书乐: 书籍的乐趣。
- 玉宇: 美丽的天空。
- 蚕宫: 指蚕茧的地方,象征着丰收。
- 暴室: 暴露在阳光下的房间。
- 翕呷: 形容轻柔的动作。
- 长命缕: 代表长寿的丝线或符咒。
典故解析:
- 寿康朝谒: 出自古代宫廷礼仪,朝谒指的是对皇帝的朝拜。
- 长信燕: 与《长信宫词》相关,表现了宫廷的闲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生于1039年,卒于1112年。他以诗、文、词著称,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作品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端午节期间,表达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个人的感悟。诗中描绘了当时的风俗和自然景观,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的关注。
诗歌鉴赏:
苏辙的这首诗在表现端午节的氛围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愉悦和生活的美好。诗前两句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悠闲,暗示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尤其在“长信燕闲多”一句中,燕子悠然自得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轻松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若没有书籍的乐趣,日子就像漏水一样无趣”,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文化的渴求和对生活的思考。
“玉宇宜朱夏,壶冰生晚凉”一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体现出夏日的清凉与舒适,营造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气息。随后,诗中提到的“蚕宫罢采撷”,生动地描绘了农时的结束,象征着丰收与希望。全诗的最终部分,通过描绘江水和明月,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人心向善的美好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寿康朝谒蚤,长信燕闲多。
早晨在寿康殿朝拜,长信殿中的燕子悠闲地飞舞。 - 不有图书乐,其如昼漏何。
若没有书籍的乐趣,生活就如同水滴漏下般无趣。 - 玉宇宜朱夏,壶冰生晚凉。
美丽的天空适合盛夏,壶中的冰水带来晚上的清凉。 - 深心念行暍,清夜久焚香。
深深思念酷热的行走,清夜中长久点燃香火。 - 蚕宫罢采撷,暴室献朱黄。
蚕宫的采摘工作结束,阳光下献上艳丽的色彩。 - 翕呷霜纨动,阑班采缕长。
细纱在霜中轻轻摇动,窗外的缕织得悠长。 - 六宫无事著嬉游,百药初成及早收。
六宫中无人忙碌,大家都在嬉游,百药初成需要早早收获。 - 菖歜还羞十二节,椿年自占八千秋。
菖蒲羞于仅有的十二节,椿树年年自占八千秋。 - 万寿仍萦长命缕,虚心不著赤灵符。
万寿缠绕着长命的丝线,心中虚怀不求赤灵的符咒。 - 民间风俗疑当共,天上清高定尔无。
民间的风俗疑似可以共存,天上的清高人定是无所畏惧。 - 杨子江心泻镜龙,颇如细縠不摇风。
杨子江的水如镜子般倒映着龙,细如丝绸,风吹不动。 - 宫中惊奉秋天月,长照人心助至公。
宫中惊艳地奉上秋夜的明月,长久照亮人心,助力公正。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生活比作漏水,形象地表达了无趣的感受。
- 拟人: 燕子在长信殿中“闲游”,赋予自然以情感和动作。
- 对仗: 诗句中常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端午节的习俗与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渴望,反映出一种对传统的尊重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 象征着春天和生命的活力。
- 壶冰: 代表着清凉与舒适的生活状态。
- 长命缕: 象征长寿与健康的愿望。
- 明月: 象征着清明与公正的心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长信”是指什么?
A. 一种风俗
B. 宫殿
C. 一种植物 -
“不有图书乐,其如昼漏何”这句的意思是?
A. 有书籍的生活很快乐
B. 没有书籍生活会很无趣
C. 书籍不重要 -
下列哪一项不是诗中的意象?
A. 燕子
B. 明月
C. 太阳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端午日赐衣》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与苏辙的诗作都表现出对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轼更多地展现个人情感,而苏辙则侧重于对节日习俗的观察与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选读》
- 《苏辙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