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徒览儒书不学兵,
彦和虚得不廉名。
四郊多垒犹相罪,
国破将何谢太清。
白话文翻译:
我只是空看儒家的书籍,却不去学习兵法;
彦和(即王彦和)只是名声不实,毫无廉耻。
四周的城垒多得很,仍然受到惩罚;
国家已经破败,怎么能向太清(指天子)谢罪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徒:只是,空有其表。
- 览:观看,阅读。
- 儒书:儒家的经典书籍。
- 兵:兵法,军事。
- 彦和:王彦和,史书中对此人有记载,指其名声不实。
- 虚得:虚名,名声并不真实。
- 不廉名:没有廉耻的名声。
- 四郊:四周的地方。
- 多垒:有许多城垒。
- 犹:仍然,还是。
- 相罪:受到惩罚。
- 国破:国家破败。
- 谢太清:向天子谢罪。
典故解析:
- 太清:指的是天子,古代中国对帝王的尊称,象征着权力与权威。谢罪则是向天子表示悔过,通常用于国君失误或灾难发生后的自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士人的批评,风格多样,常以讽刺的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动荡时期,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士人的责任与能力备受质疑。诗中通过对儒生的批评,反映出社会对士人角色的失望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诗歌鉴赏:
《六朝门》在语言上简洁而有力,通过对儒生和士人角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开篇的“徒览儒书不学兵”,直接点明了问题的核心:只读书而不学习兵法的人,并不能为国家出谋划策,反而显得无能。接着提到“彦和虚得不廉名”,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对虚名的反感,士人如果没有实际才能和道德修养,他们的名声就显得毫无意义。
“国破将何谢太清”是全诗的高潮,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破败的悲痛与无奈。面对国家的破败与动荡,向天子谢罪显得苍白无力,反映了诗人对权力的怀疑与对士人责任的失落感。整体上,诗歌通过情感的逐步累积,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既有对士人失职的批判,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徒览儒书不学兵”:仅仅是看儒家的书籍,而不去学习兵法,暗指士人的无能。
- “彦和虚得不廉名”:指王彦和等人的名声是虚假的,缺乏道德良知。
- “四郊多垒犹相罪”:即使四周有许多城垒防守,依然受到惩罚,反映出局势的严峻。
- “国破将何谢太清”:国家已经破败,向天子谢罪又有什么意义?表现出无奈与绝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士人只读书而不学习兵法的对比,突显出国家危机的紧迫感。
- 反问:最后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谢罪的无力感,增强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士人虚名的批判与对国家破败的感叹,揭示了士人责任与国家命运的紧密关系,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儒书:象征着书卷气与士人理想,却也反映出士人脱离现实的困境。
- 兵法:象征着实际的能力与对国家的实际贡献。
- 垒:城垒的多寡象征着国家的防御与危机。
- 太清:象征着帝王的权威与士人的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彦和”指的是哪个人?
A) 王彦和
B) 孟子
C) 李白
D) 杜甫 -
诗人对士人的态度是:
A) 赞美
B) 批判
C) 无所谓
D) 赞同 -
“国破将何谢太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无奈与绝望
C) 愤怒
D) 喜悦
答案:
- A) 王彦和
- B) 批判
- B) 无奈与绝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国家破败的忧虑。
- 白居易《琵琶行》:通过音乐表达对社会现状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周昙的《六朝门》虽然题材不同,但都表现出对现实的关注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李白强调享乐与豪情,而周昙则关注责任与忧虑,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