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门。夫差》

时间: 2025-01-27 03:14:12

信听谗言疾不除,忠臣须杀竟何如。

会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颜见子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信听谗言疾不除,忠臣须杀竟何如。
会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颜见子胥。

白话文翻译:

听信谗言而不加以消除,忠臣又该如何处置呢?会稽山上既然为夫差报了仇,泉下的他又该如何面对子胥?

注释:

  • :相信。
  • 谗言:对他人的诽谤或谗言。
  • :迅速,急迫。
  • 忠臣:忠诚的臣子。
  • 须杀:必须杀掉。
  • 会稽:指的是历史上的会稽山,春秋时期,夫差在此地死去。
  • :报仇、复仇。
  • 泉下:阴间,死后之地。
  • 胡颜:何以面对,指在阴间的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夫差”和“子胥”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夫差是吴国的国君,子胥是其忠臣,因夫差听信谗言,最终导致子胥的死。诗中提到会稽报仇,指的是历史上吴国与越国的冲突,最终越国复仇,夫差死于越王勾践之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昙是唐代的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诗歌作品而闻名,作品多涉及历史与政治,关心国家兴亡。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政治动荡的时期,反映了对忠臣遭受误解与不幸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历史教训的反思,提醒后人要珍视忠诚之士。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忠臣不幸遭遇的痛心与对谗言的批判。首句“信听谗言疾不除”生动地描绘了被谗言左右的悲剧,忠臣的命运似乎被权臣的决策所左右,正是对“忠诚”这一主题的深刻探讨。接下来的“忠臣须杀竟何如”则突显出忠臣的无奈与悲哀,面对权力的游戏,他们的忠诚与努力往往被无情地抹杀。最后两句提到的“会稽既雪夫差死”与“泉下胡颜见子胥”则是对历史的反思,仇恨最终得以释放,但忠臣的冤屈又如何能在阴间得到安慰?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凝聚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忠诚的深切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信听谗言疾不除:表达了因信任谗言而造成的后果,显示出当权者的短视与愚昧。
  2. 忠臣须杀竟何如:忠臣们最终被如何对待,表达出对忠诚的不公与无奈。
  3. 会稽既雪夫差死:指历史上夫差被越国报仇,显示了历史的轮回。
  4. 泉下胡颜见子胥:生动地提出了一个问题,死后如何面对曾经的忠诚与遗憾。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 反问:使用反问的方式增强情感的表达,令人思索。
  • 意象:通过历史人物的意象,传达深刻的社会政治寓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探讨了忠臣的遭遇与谗言的危害,表达了对忠诚的珍视与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谗言:象征着权力斗争中的阴暗面。
  • 忠臣:象征着忠诚与正义,体现了古代忠臣的悲惨命运。
  • 会稽:作为历史背景,象征着复仇与历史的轮回。
  • 泉下:象征着死后世界,表现了对死后情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忠臣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夫差
    • B. 子胥
    • C. 越王
    • D. 孙权
  2.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 A. 爱情
    • B. 忠诚与谗言
    • C. 战争
    • D. 自然
  3. “泉下胡颜见子胥”中的“泉下”指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阴间
    • C. 战场
    • D. 宫廷

答案:

  1. B. 子胥
  2. B. 忠诚与谗言
  3. B. 阴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登高》-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对忠诚的思考。
  • 《登高》:虽主题不同,但均有对历史的沉思与对忠诚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历史与诗歌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