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小德》

时间: 2025-01-26 01:44:19

中年举儿子,漫种老生涯。

学语啭春鸟,涂窗行暮鸦。

欲嗔王母惜,稍慧女兄夸。

解著潜夫论,不妨无外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嘲小德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中年举儿子,漫种老生涯。
学语啭春鸟,涂窗行暮鸦。
欲嗔王母惜,稍慧女兄夸。
解著潜夫论,不妨无外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中年时我抚养儿子,过着漫长的生活。孩子学说话像春天的小鸟,窗外飞过的是傍晚的乌鸦。我想要对王母的珍惜有所怨恨,但又不禁想起女儿的聪慧而感到自豪。我理解了潜夫的议论,觉得没有必要去追求外在的名利。

注释:

字词注释:

  • :抚养,指抚养儿子。
  • 漫种:漫无目的地过日子。
  • :鸟叫的声音,这里形容孩子学说话的样子。
  • 涂窗:窗外飞过的乌鸦,涂抹在窗户上的影子。
  • 王母:指王母娘娘,传说中掌管长生不老的女神,寓意珍惜。
  • 潜夫:指隐士,潜藏于世外之人,代表一种生活态度。

典故解析:

  • 王母:王母娘娘是中国神话中的人物,象征长寿和珍惜。
  • 潜夫论:指隐士的言论,强调隐逸与生活中的哲学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魁卿,号山谷道人,江西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中年时期,正值人生的转折点,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庭的关注。反映出他在繁忙的生活中对孩子成长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追求。

诗歌鉴赏:

《嘲小德》是一首反映家庭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抚养儿子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哲理的思考。开头两句“中年举儿子,漫种老生涯”,直接表明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思索,人生的无常与孩子的成长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接下来,诗人用“学语啭春鸟”的意象,生动描绘了孩子成长的快乐与希望,象征着人生的美好。

然而,诗人又提到“欲嗔王母惜”,表现出对世俗的某种无奈与反思。在对王母的珍惜与怨恨中,诗人显露出一种对人生追求的矛盾心理。而“解著潜夫论,不妨无外家”则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暗示着对名利的超脱,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

整首诗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人生的深刻思考,折射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中年举儿子:指在中年时期抚养儿子,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责任的承担。
  2. 漫种老生涯:生活的漫长与无聊,透出一种对生活的消极态度。
  3. 学语啭春鸟:孩子学说话的声音像春天的鸟鸣,带来生机与希望。
  4. 涂窗行暮鸦:窗外的乌鸦飞过,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平常。
  5. 欲嗔王母惜:想对王母的珍惜心生怨恨,反映出对生活的矛盾心态。
  6. 稍慧女兄夸:想到女儿的聪慧而感到自豪,表现出对家庭的关爱。
  7. 解著潜夫论:理解隐士的观点,传达出对内心生活的向往。
  8. 不妨无外家:无外在的追求,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平和。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春鸟”比喻孩子,生动形象。
  • 拟人:孩子的语言学习被拟人化,赋予了生命与活力。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了珍惜家人和内心世界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儿子:象征希望与未来。
  • 春鸟:生机与活力,象征着孩子的成长。
  • 暮鸦:生活的琐碎与平常,暗示人生的烦恼。
  • 王母:长寿与珍惜的象征。
  • 潜夫:隐逸生活的象征,代表对名利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学语啭春鸟”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孩子的成长
    B. 生活的烦恼
    C. 对王母的怨恨

  2. 黄庭坚的“潜夫”指的是: A. 追求名利的人
    B. 隐士
    C. 家族成员

  3. 诗中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家庭的责任
    B. 对名利的追求
    C. 对人生的反思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是表达对家庭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孤独的情感。
  • 《登高》:通过登高望远,表达对人生的忧伤与无奈,风格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