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幔卷?》

时间: 2025-02-04 13:37:44

桃叶舟回,枫林客去,西渚波千叠。

见十里横塘,几阵凉飔,独上小楼,柔肠断绝。

春信莺花,秋期河汉,总是愁时节。

怅碧海青天,夜色苍凉,归去明月。

凄凄切切。

相思苦梦雨何曾歇。

恁不似当年,绛唇含笑,而今剩有啼痕泪颊。

洛浦川长,青溪路断,晓露风灯灭。

但寄语还淹,有个人儿,莫便轻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桃叶舟回,枫林客去,西渚波千叠。见十里横塘,几阵凉飔,独上小楼,柔肠断绝。春信莺花,秋期河汉,总是愁时节。怅碧海青天,夜色苍凉,归去明月。凄凄切切。相思苦梦雨何曾歇。恁不似当年,绛唇含笑,而今剩有啼痕泪颊。洛浦川长,青溪路断,晓露风灯灭。但寄语还淹,有个人儿,莫便轻别。

白话文翻译:

桃叶船归来,枫林中的旅人离去,西边的湖波层层叠叠。看到十里外的池塘,几阵凉风,独自登上小楼,内心痛苦至极。春天的消息伴随着莺鸟和花朵,秋天的期待则是银河,总是让人感到忧愁的时刻。面对碧海和青天,夜色苍凉,归去的只有明月。凄凉而深切。相思之苦如同梦中的雨,从未停歇。不再像当年那样,红唇含笑,如今只剩下泪痕和哭泣的脸颊。洛水的河流漫长,青溪的道路中断,清晨的露水和风中的灯火都已熄灭。只能寄语给那些还在等待的人,不要轻易离别。

注释:

  • 桃叶舟:指桃叶船,古代诗文中常用以指代船只。
  • 枫林客:指旅人。
  • 西渚波千叠:形容湖波层层叠叠。
  • 十里横塘:指远处的池塘。
  • 凉飔:凉风。
  • 柔肠断绝:形容内心极度痛苦。
  • 春信莺花:春天的消息伴随着莺鸟和花朵。
  • 秋期河汉:秋天的期待则是银河。
  • 怅:忧愁。
  • 碧海青天:形容夜空广阔。
  • 凄凄切切:形容凄凉而深切。
  • 相思苦梦雨:比喻相思之苦如同梦中的雨,从未停歇。
  • 绛唇含笑:红唇含笑,形容过去的欢乐时光。
  • 啼痕泪颊:泪痕和哭泣的脸颊。
  • 洛浦川长:洛水的河流漫长。
  • 青溪路断:青溪的道路中断。
  • 晓露风灯灭:清晨的露水和风中的灯火都已熄灭。
  • 寄语还淹:寄语给那些还在等待的人。
  • 莫便轻别:不要轻易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该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痛苦。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作者晚年,面对人生的离别和变迁,感慨时光流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痛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桃叶舟、枫林客、西渚波等意象开篇,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诗中“独上小楼,柔肠断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孤独。通过对春信莺花、秋期河汉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诗中的“怅碧海青天,夜色苍凉,归去明月”以及“凄凄切切,相思苦梦雨何曾歇”等句,深刻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痛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桃叶舟回,枫林客去,西渚波千叠:开篇以桃叶船和枫林中的旅人离去,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西边的湖波层层叠叠,增添了离别的氛围。
  2. 见十里横塘,几阵凉飔,独上小楼,柔肠断绝:看到十里外的池塘,几阵凉风,独自登上小楼,内心痛苦至极。
  3. 春信莺花,秋期河汉,总是愁时节:春天的消息伴随着莺鸟和花朵,秋天的期待则是银河,总是让人感到忧愁的时刻。
  4. 怅碧海青天,夜色苍凉,归去明月:面对碧海和青天,夜色苍凉,归去的只有明月,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
  5. 凄凄切切,相思苦梦雨何曾歇:凄凉而深切,相思之苦如同梦中的雨,从未停歇。
  6. 恁不似当年,绛唇含笑,而今剩有啼痕泪颊:不再像当年那样,红唇含笑,如今只剩下泪痕和哭泣的脸颊。
  7. 洛浦川长,青溪路断,晓露风灯灭:洛水的河流漫长,青溪的道路中断,清晨的露水和风中的灯火都已熄灭。
  8. 但寄语还淹,有个人儿,莫便轻别:只能寄语给那些还在等待的人,不要轻易离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相思苦梦雨何曾歇”,将相思之苦比喻为梦中的雨,形象生动。
  • 拟人:如“柔肠断绝”,将内心的痛苦拟人化,增强了表达效果。
  • 对仗:如“春信莺花,秋期河汉”,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痛苦。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桃叶舟:象征离别的船只。
  • 枫林客:象征旅人,离别的对象。
  • 西渚波千叠:象征离别的氛围。
  • 十里横塘:象征远方的距离。
  • 凉飔:象征凉爽的风,增添离别的氛围。
  • 春信莺花:象征春天的消息,带来希望和生机。
  • 秋期河汉:象征秋天的期待,带来忧愁和离别。
  • 碧海青天:象征广阔的夜空,增添孤独和无奈。
  • 凄凄切切:象征凄凉和深切。
  • 相思苦梦雨:象征相思之苦,形象生动。
  • 绛唇含笑:象征过去的欢乐时光。
  • 啼痕泪颊:象征现在的痛苦和哭泣。
  • 洛浦川长:象征漫长的河流,增添离别的氛围。
  • 青溪路断:象征中断的道路,增添离别的氛围。
  • 晓露风灯灭:象征清晨的露水和风中的灯火,增添离别的氛围。
  • 寄语还淹:象征寄语给还在等待的人,增添离别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桃叶舟回”中的“桃叶舟”指的是什么? A. 桃叶船 B. 桃叶树 C. 桃叶花 D. 桃叶果 答案:A

  2. 诗中“柔肠断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痛苦 D. 平静 答案:C

  3. 诗中“相思苦梦雨何曾歇”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4. 诗中“恁不似当年,绛唇含笑”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什么情感? A. 怀念 B. 厌恶 C. 恐惧 D. 无所谓 答案:A

  5. 诗中“但寄语还淹,有个人儿,莫便轻别”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希望离别 B. 希望重逢 C. 希望不要轻易离别 D. 希望忘记过去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与朱彝尊《幔卷》: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或过去的思念之情,但李白的诗更加简洁明了,而朱彝尊的诗更加深沉细腻。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朱彝尊《幔卷》: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杜甫的诗更加悲壮,而朱彝尊的诗更加细腻。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朱彝尊《幔卷》: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或过去的思念之情,但苏轼的诗更加深情,而朱彝尊的诗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彝尊诗集》:收录了朱彝尊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诗歌的鉴赏和解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作品,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诗句

桃叶舟回,枫林客去,西渚波千叠。下一句是什么

见十里横塘,几阵凉飔,独上小楼,柔肠断绝。上一句是什么

见十里横塘,几阵凉飔,独上小楼,柔肠断绝。下一句是什么

春信莺花,秋期河汉,总是愁时节。上一句是什么

春信莺花,秋期河汉,总是愁时节。下一句是什么

怅碧海青天,夜色苍凉,归去明月。上一句是什么

怅碧海青天,夜色苍凉,归去明月。下一句是什么

凄凄切切。上一句是什么

凄凄切切。下一句是什么

相思苦梦雨何曾歇。上一句是什么

相思苦梦雨何曾歇。下一句是什么

恁不似当年,绛唇含笑,而今剩有啼痕泪颊。上一句是什么

恁不似当年,绛唇含笑,而今剩有啼痕泪颊。下一句是什么

洛浦川长,青溪路断,晓露风灯灭。上一句是什么

洛浦川长,青溪路断,晓露风灯灭。下一句是什么

但寄语还淹,有个人儿,莫便轻别。上一句是什么

桃叶舟回,下一句是什么

枫林客去,上一句是什么

枫林客去,下一句是什么

西渚波千叠。上一句是什么

西渚波千叠。下一句是什么

见十里横塘,上一句是什么

见十里横塘,下一句是什么

几阵凉飔,上一句是什么

几阵凉飔,下一句是什么

独上小楼,上一句是什么

独上小楼,下一句是什么

柔肠断绝。上一句是什么

柔肠断绝。下一句是什么

春信莺花,上一句是什么

春信莺花,下一句是什么

秋期河汉,上一句是什么

秋期河汉,下一句是什么

总是愁时节。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