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人劝酒吟》
时间: 2025-04-27 06:28: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友人劝酒吟 邵雍 〔宋代〕 人人谁不愿封侯,及至封侯未肯休。 大得却须防大失,多忧元只为多求。 规模焉敢比才士,度量自知非饮流。 少日何由能强此,况今年老雪堆头。
白话文翻译: 每个人都梦想着封侯,但即使封侯了也不会满足。 巨大的收获之后要防止巨大的损失,过多的忧虑只是因为过多的追求。 我怎敢与才华横溢的士人相比,我自知酒量不如那些豪饮之士。 年轻时都无法勉强自己做到这些,何况现在年老,头发如雪。
注释:
- 封侯:指获得高官厚禄,成为贵族。
- 大得却须防大失:指在取得巨大成功后,要警惕可能随之而来的巨大损失。
- 多忧元只为多求:过多的忧虑源于过多的欲望和追求。
- 规模:此处指才华或成就。
- 度量:此处指酒量。
- 饮流:指善于饮酒的人。
诗词背景: 邵雍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是他在回应友人劝酒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封侯的渴望与封侯后的不满足,揭示了人性的贪婪和欲望的无穷。邵雍用“大得却须防大失”和“多忧元只为多求”来警示人们,过度的追求和欲望会导致更多的忧虑和损失。他谦虚地表示自己不敢与才华横溢的士人相比,也自知酒量不如人,这体现了他谦逊和自知之明的品质。最后,他以年老发白自喻,表达了对年轻时无法做到的遗憾和对现状的接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人生智慧。
诗词解析:
- 首句“人人谁不愿封侯”直接点出了人们对功名利禄的普遍渴望。
- 第二句“及至封侯未肯休”揭示了即使达到目标,人们也不会满足,欲望无止境。
- 第三句“大得却须防大失”是对成功后的警示,提醒人们要警惕随之而来的风险。
- 第四句“多忧元只为多求”指出过多的忧虑源于过多的欲望。
- 第五句“规模焉敢比才士”表达了作者的谦逊,不敢与才华横溢的人相比。
- 第六句“度量自知非饮流”自嘲酒量不如人,体现了自知之明。
- 第七句“少日何由能强此”回顾年轻时无法做到的遗憾。
- 第八句“况今年老雪堆头”以年老发白自喻,表达了对现状的接受。
意象分析:
- “封侯”象征着功名利禄,是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
- “大得”与“大失”形成对比,强调了成功与风险并存。
- “多忧”与“多求”相互关联,揭示了欲望与忧虑的关系。
- “雪堆头”形象地描绘了年老发白的景象,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衰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大得却须防大失”的含义是什么? A. 取得巨大成功后要警惕可能的损失 B. 取得小成功后要警惕小损失 C. 取得成功后不需要警惕损失 D. 取得成功后要庆祝 答案:A
-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对功名利禄的渴望 B. 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C. 对功名利禄的无奈 D. 对功名利禄的满足 答案:B
-
诗中“雪堆头”象征什么? A. 年轻 B. 年老 C. 美丽 D. 悲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功名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邵雍的《答友人劝酒吟》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都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但邵雍的诗更侧重于对人生欲望和忧虑的深刻洞察,而王安石的诗则更侧重于对自然和宇宙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背景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