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县裴公亭》

时间: 2025-01-23 23:24:14

裴相亭成未退身,空烦舞袖与歌尘。

至今亭下萧萧竹,似对秋风怨主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济源县裴公亭
作者: 钱若水 〔宋代〕

裴相亭成未退身,
空烦舞袖与歌尘。
至今亭下萧萧竹,
似对秋风怨主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裴公亭的情景,诗人虽然未离去,但内心却充满了烦恼。亭下的竹子在秋风中萧瑟,似乎在怨恨着主人没有好好珍惜这段时光。

注释

  • 裴相亭成未退身: 裴公亭已经建成,但我仍未离去。这里的“裴相”指的是裴公,可能是指历史上的裴公或裴氏家族。
  • 空烦舞袖与歌尘: 这里的“舞袖”指的是舞动的衣袖,表示诗人心情的烦闷。“歌尘”暗指喧闹的歌声和尘土,意在表达一种不安和烦恼。
  • 至今亭下萧萧竹: 亭子下依然有竹子,萧萧作响,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
  • 似对秋风怨主人: 竹子在寒风中摇曳,仿佛在对主人抱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若水,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往往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午后,诗人可能在裴公亭静坐,感受着周围的自然景色,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与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作者的情感世界。诗的开头“裴相亭成未退身”,直接引入了作者的身世背景,亭的存在象征着一种归属感,但紧接着的“空烦舞袖与歌尘”却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烦闷与不安。诗中“舞袖”与“歌尘”的结合,展示了人在喧嚣环境中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随后的描写转向亭下的竹子,“至今亭下萧萧竹”,通过竹子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惋惜。竹子在秋风中的摇曳,似乎在传达一种怨恨,暗指对主人不珍惜的埋怨,给人一种深沉的悲凉感。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在清雅中透着一丝萧瑟与哀怨,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裴相亭成未退身: 表达了诗人对亭子和归属的依恋。
  • 空烦舞袖与歌尘: 通过“舞袖”与“歌尘”,体现了内心的烦闷与对外界的反感。
  • 至今亭下萧萧竹: 竹子的萧萧声象征着孤独与时间的流逝。
  • 似对秋风怨主人: 竹子似乎在向秋风诉说对主人的不满,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拟人: 竹子似乎在“怨主人”,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 亭子、竹子等意象象征着归属、孤独与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裴公亭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孤独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代表归属与纪念。
  • : 象征孤独与坚韧,竹子的摇曳与秋风的结合,暗示生命的无常。
  • 秋风: 传达出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萧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来表达孤独感? A. 亭
    B. 竹
    C. 秋风

  2. “舞袖与歌尘”中的“歌尘”主要指什么?
    A. 音乐与尘土
    B. 人声与烦恼
    C. 自然与宁静

  3. 诗中竹子“似对秋风怨主人”的含义是什么?
    A. 对主人的怀念
    B. 对人生的抱怨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济源县裴公亭》对比: 都表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对生活的感慨,但《静夜思》着重于思念与乡愁,而《济源县裴公亭》则更强调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与孤独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