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忆别》

时间: 2025-01-11 13:04:27

菡萏香残荔子红。

榕阴绿覆小池东。

昨夜梦回江水上,今朝身在画屏中。

人忆别,意无穷。

那时分手忒匆匆。

蟀声断续垂杨路,千里关山皓月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忆别》
作者: 王灏 〔清代〕

菡萏香残荔子红。
榕阴绿覆小池东。
昨夜梦回江水上,
今朝身在画屏中。
人忆别,意无穷。
那时分手忒匆匆。
蟀声断续垂杨路,
千里关山皓月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首先,菡萏的香气已经淡去,而荔子的红色在映衬着夏天的气息。榕树的阴影绿意盎然,覆盖着小池的东边。昨夜我梦回到江水之上,而今早却身处于如画的屏风之中。人们对离别的思念是无尽的。那时我们分别得太匆忙,无法细细道别。蟋蟀声断断续续地在垂杨的路上响起,千里之外的关山与我共赏这皓月。


注释:

  • 菡萏:指荷花,这里暗示夏天的气息。
  • 荔子红:荔子成熟时果实的颜色,象征果实的丰盈。
  • 榕阴:榕树的阴影,形容环境的幽静。
  • 画屏:指美丽的画卷,暗示梦境的美好。
  • 意无穷:思念之情绵延无尽。
  • 忒匆匆:太过匆忙,形容分手时的不舍。
  • 蟀声:蟋蟀的鸣叫,增添了秋夜的氛围。
  • 千里关山:遥远的山河,象征离别的距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灏,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词和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离别的情景中,表达了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无尽思念。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十分常见,常通过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


诗歌鉴赏:

《鹧鸪天 忆别》这首词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展现了离别时的惆怅与思念。开篇即以“菡萏香残荔子红”引入,展现出夏季的余韵,香气的消散暗示着美好时光的逝去;而“榕阴绿覆小池东”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忧伤的氛围。接下来的“昨夜梦回江水上,今朝身在画屏中”则将梦境与现实相对比,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向往。

后半部分则更为深情,特别是“人忆别,意无穷”一句,直接点出离别的主题,情感的复杂与深厚,让人感受到无尽的缠绵。最后两句中,蟋蟀的声响与远山的月色,不仅渲染了自然的静谧,更映射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离别画卷,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菡萏香残荔子红:描绘夏天的荷花与荔子的成熟,暗示美好时光的流逝。
  2. 榕阴绿覆小池东:榕树的阴影覆盖在小池塘上,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3. 昨夜梦回江水上:梦中回到江水之上,反映对过去的怀念。
  4. 今朝身在画屏中:现实中身处美丽的画面,形成梦与现实的对比。
  5. 人忆别,意无穷:离别的思念是无尽的,情感深邃。
  6. 那时分手忒匆匆:回忆起当时急促的分手,带着一丝遗憾。
  7. 蟀声断续垂杨路:蟋蟀的声音在杨柳下断续响起,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感。
  8. 千里关山皓月同:即使千里相隔,也共赏这明亮的月光,寄托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昨夜梦回江水上,今朝身在画屏中”,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蟋蟀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离别的愁苦,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展开,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时空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菡萏:象征着美好与青春,暗示过往的美好时光。
  2. 榕阴:代表宁静与庇护,营造出一种舒适的环境。
  3. 蟀声:象征孤独的思念,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4. 皓月:象征着思念的共同性,尽管相隔千里,情感仍然相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欢喜
    B. 忧伤
    C. 愤怒
    D. 平静

  2. “昨夜梦回江水上”中的“梦回”是指什么? A. 现实
    B. 回忆
    C. 明天
    D. 离别

  3. 诗中的“蟀声”代表了什么? A. 快乐的时光
    B. 思念与孤独
    C. 自然的和谐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离骚》 - 屈原:同样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离别的痛苦。
  2.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表现了对过往历史的怀念与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 李白: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更为直白;而王灏的《鹧鸪天 忆别》则通过自然景象渲染情感,意象更加丰富。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古诗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文学史》